江南水乡乌镇再度成为全球数字领域的焦点,这座因互联网而焕发新生的千年古镇,近日迎来了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盛大开幕。来自五大洲的国际组织代表、顶尖学者与行业领军者齐聚于此,在青石板与光纤交织的独特空间里,共同擘画数字文明的未来图景。
本届峰会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核心命题,设置了人工智能伦理框架、数字经济新范式、跨境数据流动治理等十二场专题论坛。与会专家指出,当前全球数字技术发展呈现"技术迭代加速、应用场景裂变、治理挑战升级"的三重特征,亟需建立跨国界、跨行业的协同机制。
在数字经济展区,一项基于区块链的跨境贸易解决方案引发关注。该系统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将传统需要30天的国际贸易结算周期压缩至72小时,目前已在中欧班列沿线15个国家试点运行。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伦理研究中心发布的《全球AI治理指数》显示,已有68个国家将算法可解释性纳入立法范畴,标志着数字治理正从技术规范向价值引领跃迁。
峰会特别设置的"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展区成为亮点。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复原的宋代《清明上河图》,让观众能够"走进"画中与商贩互动;非遗传承人借助3D打印技术,将苏绣针法转化为可编程的数字模型,使千年技艺实现标准化传承。这些创新实践印证着数字技术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可能。
据组委会统计,本届峰会共达成32项国际合作协议,涵盖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跨境数据流动、网络安全标准制定等领域。其中,由东盟十国联合发起的"数字丝绸之路能力建设计划"尤为引人注目,该计划将在未来五年为发展中国家培养5000名数字技术专业人才,推动全球数字鸿沟的实质性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