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脉冲星研究领域,“中国天眼”再次展示了其强大的观测能力。据最新消息,截至2024年,“中国天眼”已经成功发现了超过1000颗脉冲星,这一数量不仅超过了同一时期全球其他望远镜的总和,还涵盖了丰富的毫秒脉冲星和脉冲星双星等珍稀类型,极大地丰富了人类对脉冲星多样性的认识。
“中国天眼”自2020年正式开放运行以来,已在多个天文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脉冲星方面,它不仅发现了最短轨道的脉冲星双星,还捕捉到了纳赫兹引力波信号的初步证据,这些成果无疑为“中国天眼”在全球天文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研讨会上,一系列“中国天眼”在脉冲星领域的重要科学成果被发布。其中,由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韩金林带领的团队,在银河系盘区进行的脉冲星巡天尤为引人注目。他们不仅发展了新的观测模式,还发现了超过750颗脉冲星,占总数的70%以上。这些发现中,包括110颗偶发脉冲星、170多颗毫秒脉冲星和150多个双星系统,为理解脉冲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宝贵数据。
清华大学/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带领的团队,在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首创的噪声注入技术,成功实现了脉冲星搜索、中性氢成像、中性氢星系和快速射电暴等多科学目标的同时巡天观测,系统性地发现了208颗脉冲星,其中包括毫秒脉冲星、蜘蛛脉冲星和“中国天眼”首个双中子星等。
北京大学/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的团队,则专注于毫秒脉冲星的精密测时研究。他们与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合作团队共同在脉冲星噪声分析、偏振测量、星际介质研究和引力波探测方面取得了重点进展。通过对56颗毫秒脉冲星偏振特性的普查,他们发现几乎所有毫秒脉冲星都具有全向辐射的特点,这一发现将对未来的毫秒脉冲星巡天产生深远影响。
新疆天文台研究员王娜的团队,则利用“中国天眼”在脉冲星辐射物理、脉冲星形成与演化以及星际介质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的工作不仅探究了脉冲星辐射演化的规律,还探索了毫秒脉冲星的形成机制,并实现了年轻脉冲星的首次三维度速度测量,为理解脉冲星的诞生机制提供了关键证据。
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潘之辰负责的“中国天眼”球状星团脉冲星巡天项目,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自2017年10月起,他们已在天区内发现了近60颗脉冲星,将球状星团脉冲星数量增加了约两倍。这些研究工作涵盖了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自转最慢的毫秒脉冲星以及轨道周期最长的奇特脉冲星等。
除了上述团队外,贵州师范大学、新疆天文台、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科研团队也利用“中国天眼”在脉冲星发现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天眼”的强大观测能力,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天文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