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汽车制造业界传来重磅消息,日本两大汽车制造商本田汽车与日产汽车正就合并事宜展开磋商,这一动向迅速引起了全球汽车行业的高度关注。
据悉,双方计划成立一家控股公司,将现有业务纳入其中,并考虑进一步将日产持股的三菱汽车也纳入旗下。这一合并若能成功,将有望诞生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从而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据估算,新集团的总销量将达到800万辆,规模足以与丰田汽车和大众汽车等国际巨头比肩。
事实上,本田与日产的合作意向并非空穴来风。早在今年3月,两家公司就已签署谅解备忘录,宣布在电动汽车领域展开全面合作,包括联合采购、共同开发动力平台以及零配件通用化等。三菱汽车也于7月加入这一合作框架,三方旨在通过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提升电动车产品的竞争力。
这一合并计划的背后,是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全球新能源市场迅速崛起背景下的转型压力。本田已宣布计划到2030年将电动汽车投资翻倍至650亿美元,并设定了到2040年实现所有销售车型均为电动汽车的目标。日产汽车则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推出30款新车型,其中16款为电动车。然而,尽管转型步伐加快,本田和日产仍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两家公司的销量均出现下滑。
数据显示,今年11月,本田在华终端汽车销量为76773辆,同比下滑28.02%;日产汽车中国区销量则为63545辆,同比下滑15.14%。日产汽车的财报也显示,其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均大幅下滑,其中净利润下滑幅度超过90%。为了应对业绩下滑,日产汽车已采取紧急措施,包括降低全球产能、裁员以及关闭部分工厂。
就在本田与日产合并消息传出之际,又传出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有意接洽日产汽车并收购其控股权的传言。鸿海集团不仅计划收购日产的工厂和设备,还希望获得日产的全部业务。这一传言无疑为本已复杂的合并事宜增添了更多变数。
业内人士指出,鸿海集团对日产的兴趣与其相关业务高管的从业背景密切相关。鸿海集团电动车执行长关润曾在日产汽车任职长达33年,拥有丰富的汽车行业经验。这一背景或许为鸿海集团收购日产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可能性。
面对新能源转型的挑战,传统国际车企如本田和日产等面临着船大难掉头的困境。他们在燃油汽车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工厂和销售网络等优势资源,但在转型过程中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因此,探索合作与整合成为他们降低成本、共享技术、优化供应链的重要途径。
本田与日产的合作若能成功,无疑将为全球汽车行业带来新的竞争格局。同时,这一合并也将为双方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中注入更多动力。然而,在合并过程中仍需克服诸多障碍和挑战,包括鸿海集团的潜在收购威胁等。因此,未来本田与日产的合作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