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隐患多,多方合力共筑安全防线!

时间:2025-01-08 09:04:0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新能源汽车正逐步成为汽车行业的新宠,以其环保和节能的特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然而,这一新兴领域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频繁发生的“热失控”事件,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一块巨石。热失控,简而言之,是电池在特定条件下内部热量激增,远超散热速度,导致温度骤升,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探究热失控的根源,首要因素在于电池内部短路。电池由复杂精细的结构构成,制造过程中的微小瑕疵,如电极间混入金属颗粒,可能随着充放电循环逐渐恶化,最终导致正负极直接接触,引发短路。短路时释放的大量热量,迅速打破电池内部的热平衡,成为热失控的直接诱因。电池的老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长期使用和频繁充放电会导致电池性能下降,热稳定性减弱,增加了热失控的风险。

电池管理系统(BMS)在维护电池正常运行和热稳定性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若BMS出现故障,无法准确监测电池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关键参数,便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散热或调整策略。例如,当电池温度达到危险水平,而BMS未能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降温措施时,热失控便可能一触即发。BMS与电池间的通信故障,也会导致其无法获取准确信息,从而无法做出正确决策。

外部环境因素同样对热失控的发生有着显著影响。在高温环境下,电池散热难度加大,内部热量难以有效散发至外界,不断积累,增加了热失控的风险。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车辆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电池温度迅速攀升。车辆遭受碰撞或挤压等机械冲击时,电池结构可能受损,导致内部短路,进而引发热失控。

为了有效应对热失控问题,必须从多个层面入手。在电池制造环节,应严格把控质量,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高精度设备,确保电池内部结构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减少因制造缺陷导致的短路风险。同时,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确保电极材料、电解液等品质优良。

在BMS方面,需不断优化其性能,提高监测精度和实时性,确保能准确掌握电池状态。通过算法优化,使BMS能够智能调整充放电策略,有效控制电池温度。还应加强BMS的可靠性设计,提高其抗干扰能力,避免因通信故障等问题导致的失控。

在车辆设计层面,应强化电池的热管理系统,采用高效的散热技术,如液冷、风冷等,及时将电池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合理设计电池组布局,确保每个电池单体都能得到均匀散热。同时,提高车辆的安全防护性能,通过优化车身结构设计,降低碰撞时对电池的损伤风险。

作为消费者,在日常使用中也需采取相应措施。避免过度充电和放电,按照车辆使用手册进行充电操作。尽量避免将车辆长时间停放在高温环境下,尤其是在夏季,应选择阴凉处停车。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和检查,及时发现电池及相关系统的潜在问题。

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问题虽严峻,但通过从电池制造、BMS优化、车辆设计以及用户使用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各方需共同努力,确保新能源汽车在安全的道路上稳健前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清洁、便捷的出行体验。

更多热门内容
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加速建设,2026年量产交付指日可待
三言科技1月8日消息,在CES2025上,小鹏汇天表示,小鹏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已在建设中,该工厂将用于生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的飞行器部分,规划年产能1万台,计划明年第三季度竣工,飞行汽车将在2026…

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