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各大企业纷纷亮出了新一年的销量目标蓝图。尽管2024年的市场表现略显疲软,仅实现了微小的增长,并且大多数车企的年度销量目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但这并未削弱车企们对于新一年的信心和雄心。多数车企设定的目标增长率远超行业预测,呈现出一片积极向上的态势。
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预测,2025年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量预计将达到2340万辆,同比增长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将达到133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20%。然而,已经公布2025年销量目标的11家车企中,多数都设定了两位数以上的目标增长率,展现出对市场的乐观预期。
在这些车企中,新造车企业的表现尤为抢眼。鸿蒙智行、小米汽车和蔚来等三家车企的目标增长率更是设定在了100%及以上。鸿蒙智行计划在2025年实现100万辆的销量,目标增长率高达125%;小米汽车作为2024年刚进入市场的新秀,2025年的目标销量定为30万辆,增长率也达到了122%;蔚来则希望重回新造车企业的第一阵营,2025年的销量目标设定为翻倍,即增长100%。
除了这三家车企外,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和小鹏汽车也设定了相对较高的增长目标。理想汽车的目标销量为70万辆,增长率40%;零跑汽车的目标销量为50万辆,增长率70%;小鹏汽车的目标销量为35万辆,增长率更是高达83%。尽管2024年这些新造车企业的目标达成情况并不理想,但基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它们依然选择了冲刺高增长。
与传统车企相比,新造车企业在制定目标时显得更为激进。传统车企在设定销量目标时普遍更为谨慎,将目标增长率设定在了25%以下。然而,尽管整体销量目标偏保守,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板块却展现出了勃勃野心。例如,吉利汽车2025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为150万辆,需在2024年的基础上增长68.7%;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品牌和深蓝品牌也设定了高达100%以上的目标增长率。
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传统车企也在积极调整策略。一些车企选择收缩战线、聚焦资源,以应对市场的挑战。例如,吉利汽车在2024年发布了《台州宣言》,对旗下品牌进行了整合和优化;欧拉汽车App也宣布停止运营并迁移至长城汽车App;飞凡汽车则回归到了上汽荣威旗下。
除了在国内市场发力外,传统车企也对海外市场寄予厚望。长安汽车、东风汽车集团和长城汽车等车企都制定了出口销量目标,希望通过海外市场拉动销量的增长。长安汽车2025年的出口销量目标为100万辆,占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东风汽车集团的出口目标为50万辆;长城汽车也设定了2025年海外销售100万辆的目标。
然而,并非所有车企都能轻松实现自己的目标。一些车企在2024年的销量目标就未能达成,2025年的达标压力较大。例如,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北汽集团和长城汽车等车企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2025年销量目标,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将难以达成。这些车企需要在新的一年里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