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互联网医疗行业再度焕发活力,IPO与大额融资事件频现,预示着该领域可能已迎来新的春天。在政策红利期逐渐淡出后,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并迈向盈利,已成为互联网医疗企业的核心目标。
据最新财务数据显示,在最近半年内公布财报的9家企业中,以经调整净利润为标准,已有半数企业成功实现盈利。对于尚未盈利的企业而言,其亏损幅度也在显著缩小,与前些年动辄数亿乃至十多亿元的“烧钱”模式相比,已有大幅好转。当前,各企业正愈发聚焦于主营业务,剥离那些与主业协同性不强、毛利率较低的业务板块。
京东健康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其服务型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逐年提升,2024年上半年已达到15.6%。阿里健康也在持续优化医疗健康服务,小鹿中医等业务板块保持稳定增长。方舟健客则组建了慢病管理服务中心,付费用户重复购买率高达85.8%。叮当健康则利用AI系统等技术,为用户提供健康档案管理与DOT用药依从性服务,探索与医疗机构合作的新模式。
互联网医疗企业还在积极挖掘新的高增长业务。平安健康在养老服务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24年上半年养老服务收入同比增长高达204.8%。熙康云医院的护理服务作为新独立的业务分部,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32.2%。微医控股的健康管理会员服务收入也实现了大幅增长,得益于其在天津等地推进的糖尿病管理项目。
线下渠道与居家场景已成为互联网医疗的重要布局方向。京东健康持续丰富到家快检项目,完善检验检测库。智云健康则通过P2M战略与药企合作,实现自营产品销售收入的显著增长。方舟健客利用供应链关系拓展批发业务,健康之路则推出RWS支持服务,满足药械企业对真实世界研究的需求。
随着各企业对业务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新业务线的开拓,互联网医疗已逐渐成为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平台不仅连接着患者与医生,还加深了医护、药械、保险等产业参与方的协作,促进了院外市场的重塑。好大夫在线宣布加入蚂蚁集团后,将进一步发挥平台链接能力,连接更多患者与医生,并探索商业医疗保险体系的创新。
同样,近期获得融资的微脉也将目光聚焦于院外市场,通过全病程管理满足大众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从简单的在线咨询问诊到全流程服务,从便捷患者、医生到深度融入医疗健康产业链,互联网医疗企业已走过漫长历程。尽管行业热度有所起伏,但头部企业对于推动医疗服务体系革新的初心与坚持始终未变。
在盈利能力逐步显现、商业价值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互联网医疗行业正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这些企业通过聚焦主业、优化结构、开拓新业务,不仅实现了自身的稳健发展,也为整个医疗健康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持续拓展,互联网医疗行业有望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这些企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创新服务模式,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