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新能源车险改革进行时:破解投保难保费贵,四部门指导意见出炉

时间:2025-02-12 08:04:46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兴起,去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突破了1200万辆大关。然而,新能源车主们在享受绿色出行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保费高昂与投保不易的双重困扰。保险公司同样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新能源车险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为破解这一难题,金融监管总局携手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及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旨在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有效应对新能源车险领域的痛点问题,更好地保障新能源车主的权益。

据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风险成本高达传统燃油车的2.2倍,新能源车险的综合成本率行业平均水平维持在107%左右。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额达到了57亿元,赔付率超过100%的车系多达137个。高赔付率背后,维修成本高昂成为主要推手。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设计使得“小碰撞大维修”现象频发,维修费用动辄数千乃至上万元。

为从根本上解决新能源车险的困境,《指导意见》提出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新车上市时,将通过低速碰撞试验评估车型损失状况和维修成本,并据此划分风险等级。车险费率与风险等级挂钩,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消费者选择风险较低的车型,从而促使车企优化车辆设计,降低维修成本。

《指导意见》还强调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的供给渠道和类型,推动构建完善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态系统。这将有助于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社会化维修服务能力,进一步降低零部件使用和维修成本。同时,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公开维修技术信息,为维修市场提供更多便利。

针对新能源车险产品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丰富商业车险产品,研究推出“基本+变动”的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这一创新产品将根据车辆的实际运营情况灵活投保,更精准地满足新能源车主的需求。特别是对于新能源网约车而言,这一举措将有效减少因误保而导致的纠纷。

随着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快速发展,《指导意见》还鼓励保险机构研究推出“车电分离”模式的新能源商业车险产品。这将为换电车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保险保障,换电车主有望享受到更加优惠的车险政策。

为解决新车型、小众车型投保难的问题,《指导意见》引导保险行业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目前,“车险好投保”平台已经上线运行,车主可通过微信服务号、支付宝生活号等渠道登记投保需求,并自主选择保险公司完成投保。这一平台的推出,将有效解决新能源车主的投保难题。

在定价方面,《指导意见》提出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和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通过完善行业纯风险保费测算调整的常态化机制,使车辆实际风险水平更加影响车险定价。同时,对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进行合理优化,使车险价格与风险更加匹配。这将有助于实现新能源车险的精准定价,降低低风险车型的保费水平。

《指导意见》还鼓励保险行业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加快数字化、线上化、智能化转型升级。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对新能源汽车的风险识别和精算定价能力,进一步推进降本增效。

在服务方面,新能源车险也将更加规范。金融监管总局将强化“报行合一”监管,推动压降不合规不合理费用,严格规范市场行为。各财险公司将通过理赔绿色通道、预赔付、在线定损理赔等方式,提升理赔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新能源车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保险服务。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