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新的转折点。尽管2024年在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政策的双重激励下,国产狭义乘用车新车零售销量冲刺至2289.4万辆的历史高位,仅次于2016年和2017年的纪录,但新年首月市场却遭遇了寒流。
乘联会于2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1月国产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显著下滑至179.4万辆,同比跌幅达到12.1%,这是自去年2月以来,国内乘用车市场再次经历单月两位数跌幅。
在整体市场不振的背景下,吉利汽车凭借吉利、极氪和领克三大品牌的强劲表现,特别是银河系列新能源车的快速增长,1月在国内市场销量达到24.0万辆,超越比亚迪,夺得当月零售销量榜首。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吉利的同期销量记录,也超越了其去年11月的单月最高零售成绩。
比亚迪虽位居第二,但销量依然稳健,达到20.0万辆。长安汽车和奇瑞汽车分别以12.2万辆和11.9万辆的成绩紧随其后,位列第四和第五。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车企零售销量十强中,吉利和奇瑞是仅有的两家实现同比正增长的车企。
在批发市场方面,比亚迪凭借国内和海外市场的双重发力,1月销量高达29.6万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吉利汽车和奇瑞汽车分别以26.7万辆和22.0万辆的成绩位列第二和第三,且同比均实现正增长。上汽通用五菱虽然在销量上只有6.0万辆,但增幅高达96.5%,位列批发销量十强中的第九位。
从合资品牌来看,一汽-大众虽然依然位居零售市场前三,但与长安和奇瑞的差距正在缩小,反超的可能性不容忽视。南北丰田同样面临市场压力,同比跌幅均超过10%,且仅有广汽丰田在批发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上汽大众、华晨宝马和特斯拉中国也位列车企零售与批发十强中的合资车企之列。
在细分领域,由于新一轮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政策刚出台,效果尚未显现,加之春节前后县乡市场对燃油车的偏好,1月零售与批发市场的新能源渗透率均回落至50%以内,分别为41.5%和42.3%。尽管如此,新能源零售和批发销量依然创下历史新高,分别达到74.4万辆和88.9万辆。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传统燃油车市场整体萎缩,但部分热销车型依然表现出色。1月销量超过2万辆的22款车型中,有12款车的绝大部分销量来自燃油车,其中长安CS75、吉利星越、大众速腾、日产轩逸和奇瑞瑞虎8等车型均跻身销量前十。
随着各大车企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并引入大量插混车型,乘用车的新能源出口量持续走强。1月新能源出口量创下36.6%的历史新纪录,出口量达到13.9万辆。这一趋势预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推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