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复旦新发明:一针恢复锂电池原始状态,电车续航难题迎曙光?

时间:2025-02-13 20:29:3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一项来自复旦大学科研团队的突破性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这项研究的核心是一种创新液体,它能够为锂电池注入新生,让电池储能能力恢复至初始水平。

该成果由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成员介绍,这种技术如同电池的“精准治疗”,使用后,老旧的锂电池能够迅速恢复如新。研究人员以磷酸铁锂电池为例,通常情况下,该类电池在使用2000次后容量衰减至报废,而应用此技术后,同样电池在使用12000次后,仍能保持良好状态。

这一技术的问世,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截至2024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过3000万辆,然而电池衰退问题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大多数新能源汽车采用锂离子电池,设计寿命有限,充放电次数多集中在2000次左右,实际使用中受多重因素影响,电池寿命往往更短。

更令人担忧的是续航里程的缩水。虽然厂家标注的续航里程高,但随使用时间增长,实际续航里程显著下降,部分车型使用两三年后续航缩水30%甚至50%以上,引发车主续航焦虑。高昂的电池更换成本也让不少车主在电池报废时选择报废车辆,直接换新车,这不仅增加了车主负担,也给废旧电池处理带来挑战。

复旦大学研发的这种液体注射技术,有望解决上述问题。它不仅能恢复电池储能能力,延长电池寿命,还能提升续航里程,消除车主续航焦虑。更重要的是,该技术成本远低于更换整个电池包,大幅降低用车成本。延长电池寿命也意味着减少了对锂矿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了电池利用效率,降低了环境污染风险。

然而,尽管这项技术前景广阔,但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何时能够转化为市场应用尚不确定。与此同时,固态电池作为新型电池技术,已经开始逐步推向市场。固态电池具有续航里程长、使用寿命长、安全性高等优势,未来或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主流电池。因此,复旦大学研发的液体注射技术能否在固态电池普及前实现市场应用,将成为决定其市场意义的关键。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