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云南禄丰新发现:岳氏星宿龙,早侏罗世蜥脚型恐龙体型分化重要证据

时间:2025-02-16 00:05:39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了一项关于恐龙化石研究的重大发现:在云南省禄丰市,科研人员确认了一种新的早侏罗世蜥脚型恐龙种类——岳氏星宿龙。这一发现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博物馆及禄丰市自然资源局等多个单位合作完成,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历史生物学》期刊上发表。

岳氏星宿龙的化石遗迹最早于2015年在禄丰市的二钻山被发掘,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精心修复、组装及系统研究后,科学家们最终确认其为星宿龙属的一个全新种类。这批化石不仅保存了从第二节背椎到第二十节尾椎的完整序列,还包括左侧肩胛骨、近乎完整的腰带和后肢,为早期蜥脚型恐龙的骨骼结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据了解,星宿龙属的模式种“程氏星宿龙”于2017年被命名,其体长仅为4-5米。而此次发现的岳氏星宿龙,体长估计达到了8-10米,股骨长度更是达到了0.78米,比程氏星宿龙长了40%,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型最大的基干蜥脚型恐龙之一。这一发现进一步揭示了蜥脚型恐龙在体型上的巨大差异和多样性。

蜥脚型恐龙作为蜥脚类恐龙的祖先类群,其体型从中小型向巨型演化的机制一直是古生物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岳氏星宿龙的巨型化特征表明,早在侏罗纪早期(约1.95亿年前),蜥脚型恐龙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体型分化。这一发现为研究蜥脚类恐龙如何演化成超大型植食性物种提供了关键性的证据。

禄丰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恐龙化石的重要发现地,目前已经发现了包括禄丰龙、云南龙、金山龙等在内的十余种蜥脚型亚目恐龙,形成了全球最为密集的早期蜥脚类化石群。岳氏星宿龙的发现,无疑进一步丰富了禄丰地区的恐龙物种多样性,再次印证了禄丰在侏罗纪早期作为恐龙辐射演化中心的独特地位。

岳氏星宿龙的发现还对于理解蜥脚型恐龙的演化路径、生态适应以及古地理分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关于蜥脚型恐龙的惊人发现,进一步揭示这些史前巨兽的神秘面纱。

此次岳氏星宿龙的发现,不仅是中国科学院在恐龙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全球古生物学界的一次重大突破。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关于恐龙演化的线索,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史前世界。

最后,岳氏星宿龙的化石标本将在中国地质博物馆等地进行展出,供广大公众参观学习,让更多人了解恐龙的奥秘和古生物学的魅力。

更多热门内容
"西部算力三年崛起,网络架构建设成关键挑战"
西部地区算力产业发展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算力成本,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曾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截至2024年6月底,“东数西算”八大国家枢纽节点直接投资超过435亿元,拉动投资超过…

202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