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极氪智能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与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宣布,极氪已完成对领克的收购及注资,标志着极氪科技集团的正式成立。这一整合从官方宣布到实现仅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堪称“闪电”合并。
极氪科技集团的成立并非简单地将极氪与领克两个品牌合并,而是开启了包括组织管理、研发制造在内的深度整合。在管理层面,集团将构建统一的管理体系,并推动产品研发协同、制造体系革新、用户运营升级以及智能体系突破等四大内部管理变革。同时,双方将通过协同研发,在整车架构、电子电气架构、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关键技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
尽管极氪科技集团已经成立,但极氪和领克两大品牌仍将保持独立运营,并通过新设立的用户委员会进行沟通。在海外市场上,领克和极氪将共同成立一个面向新兴市场(除欧洲外)的统一海外销售公司,计划到2025年在海外开设超过200家门店。在产品定位上,极氪将主攻30万元及以上的中大型车市场,以纯电和超级电混车型为主;而领克则定位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主打20万元及以上的市场,小型车以纯电为主,中大型车则聚焦混动。
回顾历史,领克品牌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肩负着吉利向高端化发展的重任。领克在2018年销量突破12万辆,其中“网红”车型领克01销量接近9万辆;到2021年,领克销量更是达到22万辆,成功为吉利在高端市场赢得一席之地。随后,吉利在2021年推出了主打高端纯电动车型的极氪品牌。彼时,领克布局燃油与混动车型市场,极氪则专注于纯电车型市场,共同助力吉利全面覆盖高端汽车市场。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极氪与领克的产品定位和价位开始出现交叉。2024年,领克推出了首款纯电动车型,与极氪的产品线出现重合,且同样采用吉利的浩瀚架构打造。同时,极氪也开始规划插混车型市场,计划在2025年四季度发布搭载纯电和超级电混两种动力形式的大型旗舰SUV车型。
为避免内耗,吉利控股在2024年11月宣布对极氪和领克的股权结构进行优化,理顺股权关系,减少关联交易,消除同业竞争。吉利控股将向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转让其所持有的11.3%极氪股份,交易完成后,吉利汽车对极氪的持股比例将增至约62.8%。同时,极氪将持有领克51%的股份,领克其余的49%股份继续由吉利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持有。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认为,吉利方面通过重新梳理两个品牌的定位,形成差异化竞争,未来在极氪科技集团的统一调配下,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外部竞争。
极氪科技集团成立后,明确了其发展目标。极氪科技集团CEO安聪慧表示,到2025年,集团要实现40%的增长率,达成71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致力于成为新能源车的BBA(奔驰、宝马、奥迪)。未来两年内,极氪科技集团的目标是成为年销量百万辆级、全球领先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众多品牌开始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不少造车新势力涌入市场。面对这一变革,自主品牌为加速转型进程,纷纷推出独立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然而,这些独立品牌在细分市场“尝新”的同时也经历了“试错”的过程。颜景辉指出,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面对众多新对手,传统汽车品牌开始尝试新的市场策略,因此在多个细分市场进行布局“尝新”。如今,随着众多车企逐步找到发展方向,开始重新调整品牌战略布局并整合资源。
实际上,不仅极氪与领克选择了整合,吉利汽车集团也在2024年宣布将几何品牌并入银河品牌,聚焦打造银河品牌,几何品牌则成为银河的智能精品小车系列。上汽乘用车也宣布,“单飞”三年的飞凡与荣威品牌进行渠道融合。此前,独立运营的欧拉汽车也被传将回归长城汽车体系。2025年2月,长城汽车哈弗品牌总经理赵永坡宣布将同时负责哈弗和欧拉两个品牌的管理工作,这一举动也被外界视为长城汽车正加速推进哈弗与欧拉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