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日产本田合并梦碎,全球第三大车企之路何去何从?

时间:2025-02-17 08:14:5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日产汽车的首席执行官内田诚近期公开表示,尽管日产与本田之间的合作提议经过了深入讨论,但公司最终决定不予接受。内田诚担忧的是,合作可能会削弱日产的自主权,并限制其潜力的最大化。

然而,日产汽车目前正面临严峻的生存挑战,这迫使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合作的可能性。

根据日产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年前九个月,公司的净销售额约为4355.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0.3%。营业利润更是大幅缩减至30.5亿元,降幅达到了86.6%。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仅为2.4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55亿元相比,下降了惊人的98.4%。

为了应对业绩的急剧下滑,日产汽车宣布了一系列重组措施。这包括在全球范围内削减2500名间接雇员、减少20%的高层管理职位,并计划在2026财年之前将全球产能削减20%。日产还计划在2026财年削减超过190亿元的成本。

在与本田的合并谈判破裂后,中国的鸿海集团(富士康)重新燃起了与日产合作的希望。富士康方面表示,如果入股成为与日产在电动汽车领域合作的必要条件,他们将考虑收购雷诺所持有的日产股份。

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阐述了公司考虑投资日产的理由。他指出,富士康一直试图通过参与苹果造车项目来实现转型,但苹果已经宣布放弃造车计划。因此,富士康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方向,而投资并帮助日产汽车度过危机,成为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选择。

与此同时,总部位于美国的私募股权公司KKR也在考虑投资日产汽车的可能性。不过,目前KKR仍处于评估阶段,尚未决定是否进行股权或债权投资以改善日产的财务状况。

在中国汽车行业深度整合重组的背景下,本田与日产合并失败的案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强强联合或弱弱联合往往能够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但一强一弱的合并则可能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当一家经营状况不佳但级别较高的企业与一家发展势头强劲但级别较低的企业合并时,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各种问题,包括人事安排、组织机制等。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