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14日这一天,文远知行因英伟达持股的消息,股价如同坐上了火箭,飙升了惊人的140%,并两度触发熔断机制,成为市场瞩目的焦点。然而,在这场资本盛宴背后,一个低调却实力雄厚的玩家——广汽集团,悄然浮出水面。
英伟达对文远知行的投资,或许只是其布局智能驾驶领域的一次尝试。而在中国,广汽集团则以一种更为稳健且深具战略眼光的方式,在智能驾驶领域构筑了自己的帝国。据公开资料显示,文远知行在上市前的多轮融资中,广汽都是积极参与者,这不仅限于资金投入,更体现了其对智能驾驶未来的坚定信念。
但文远知行只是广汽智能驾驶版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广汽集团已经成功孵化和投资了超过50家智能驾驶相关企业,覆盖了从Robotaxi运营到AI芯片研发,再到激光雷达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及应用的全产业链核心环节。这些企业中,不乏地平线、速腾聚创、黑芝麻智能、小马智行等已经或即将上市的明星企业。
广汽的投资眼光独到,其投资的智能驾驶公司中,许多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例如,地平线在中国乘用车前装标配NOA高阶智驾计算方案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甚至在2024年上半年超越Mobileye,成为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智驾计算方案的第一名。速腾聚创则在2024年的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份额中位列全球第一。而小马智行,则是全球少数几家实现全无人驾驶技术并引领Robotaxi量产和商业化的公司。
随着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功能的认可度不断提高,智能化已经成为新能源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报告,消费者在购买中国品牌高端电动车时,更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和更好的智能座舱体验成为了决定性因素。在供给端,技术的飞速进步和成本的急剧下降,正在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普及。
以激光雷达为例,速腾聚创的ADAS激光雷达产品均价在短短四年内下降了近90%,使得这一高科技配置得以在更多车型上普及。如今,头部新势力品牌的激光雷达平均搭载率接近60%,覆盖范围甚至已经下探到售价仅16万元的平民车型。盖世汽车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量产激光雷达累计交付量高达100万颗,同比大增两倍。
广汽集团作为智能驾驶领域的深耕者,已经具备了从L2到L4级自动驾驶的应用能力。其布局的“多传感融合”和“无图纯视觉”两大路线均已进入商业化阶段。例如,L2++城市NDA功能已经搭载在昊铂GT、昊铂HT和第二代AION V等车型上上市,实现城区NDA全国开城。同时,广汽也是国内最早开始全无人驾驶汽车研究的车企之一,其如祺出行的L4 Robotaxi车辆数量在国内出行平台中排名第一。
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不仅提升了广汽集团汽车业务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其带来了外延价值。随着DeepSeek等技术的出现,智驾云端训练成本、车规芯片成本等有望进一步降低,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广汽所投资的已上市智能驾驶公司总市值已经超过2000亿人民币,且这一数字仍有上升空间。
广汽集团的投资策略与腾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腾讯以主业为轴心向外延伸投资,构建了庞大的生态体系。同样,广汽集团也在自己的产业链上投资了一大批智能驾驶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爆款”公司,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经营业态,还通过投资回报持续增加公司价值。
广汽集团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其长期布局和战略眼光的必然结果。在智能驾驶领域,广汽集团已经掌握了决战未来的底牌,也拥有了打赢下半场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