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2025年初的汽车领域动作频频,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它与深蓝、岚图、东风奕派等企业深化合作,并与上汽、广汽等品牌的合作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特别是与江淮合作的第四“界”首款车型S800,即将亮相市场,预示着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正逐步展开。
华为的这一系列动作,得益于众多车企对其技术的认可与合作需求。面对智能化转型的压力,不少车企选择与华为携手,借助其在智能化领域的优势,提升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华为也因此获得了在汽车领域进一步扩张的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此前曾表示,受限于资源,华为不会推出第五“界”,也不具备开发20万元以下汽车的能力。然而,市场传闻称华为即将推出的第五“界”产品定价可能低至15万元,这一变化或许反映了华为在汽车市场策略上的灵活调整。
回顾2024年,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采用HI模式(Huawei Inside)合作的车企数量增加,包括赛力斯、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等品牌,智选车模式也迎来了更多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不仅提升了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也推动了合作车企的销量增长。
以问界系列为例,凭借华为的智能化和渠道优势,问界系列在2022年交付首年销量就突破了7万辆,成为赛力斯的销量支柱。这一成功案例证明了华为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实力,也吸引了更多车企与华为展开合作。
进入2025年,华为与车企的合作进一步深化。一汽大众奥迪、东风日产、丰田、本田等车企纷纷加入华为的合作名单,合作范围也从智能驾驶、座舱系统扩展到全新架构的开发。特别是广汽集团与华为的“全栈式合作模式”,更是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广汽集团与华为将共同打造全新汽车品牌,并在营销策略、渠道共享、生态服务等领域进行深度融合。这一合作模式不仅突破了传统的零部件供应层面,更在研发、销售等全产业链上实现了合作。预计双方合作的首款车型将是MPV,定价在30万元左右,将搭载“激光雷达+贯穿式三联屏”等高科技配置。
随着合作车企的增多,华为与车企的合作形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例如,东风公司与华为成立了智能车控联合创新中心,共同打造“天元架构”,这是中国首个实现量产化的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该架构将率先在岚图、猛士等品牌上搭载,随后推广至东风集团全系品牌。
方程豹旗下豹8搭载了华为ADS 3.0系统,成为比亚迪旗下首个搭载华为智驾的车型。这一合作不仅展示了华为在智驾领域的实力,也体现了双方在合作形式上的灵活性。
华为在汽车领域的快速崛起,得益于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灵活的合作策略。通过与众多车企的合作,华为不仅推动了自身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帮助合作车企实现了销量的增长和品牌的提升。然而,随着合作的深入,如何在保持产品差异化的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华为技术,成为双方共同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