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斯拉车主群体迎来了一则消息:他们即将分批接收到2024.45.32.12版本的软件更新。此次更新的一大亮点是,原本预期将包含FSD(全自动驾驶)服务的引入。然而,当不少已经预付了6.4万元人民币购买FSD功能的车主满怀期待地等待时,却发现实际收到的仅是Autopilot辅助驾驶软件的增强版,其功能层面仍停留在L2级别的辅助驾驶范畴。
针对这一意外情况,特斯拉官方客服迅速作出回应,解释称此次更新为分阶段的灰度测试,并且强调此次推送的功能与美国版本的FSD存在差异。事实上,当访问特斯拉中国官网时,不难发现特斯拉已将相关配置的名称从“FSD完全自动驾驶”悄然调整为“FSD智能辅助驾驶”。
尽管如此,更新后的特斯拉车辆仍展现出了显著的提升。在中国道路上,车辆已能够在受控道路和城市道路内,根据导航信息自主驶出匝道和交叉口,智能识别交通信号灯并完成直行、转弯、掉头等操作,同时依据路况自动调整车道。特斯拉还首次启用了位于后视镜上方的驾驶舱摄像头,用于监控驾驶员的注意力状态,并在必要时发出警报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特斯拉一直在优化其FSD技术,且马斯克曾计划在2025年一季度在中国和欧洲部署,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中国对智能驾驶数据本地化存储的严格要求,以及美国禁止在华进行AI训练的限制,特斯拉在中国版FSD的推进上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尽管特斯拉在上海建立了数据中心,但其核心算法的迭代仍高度依赖美国团队,这使得中国版FSD的落地难度加大,且功能相较于美国版可能更为基础。
与此同时,特斯拉面临着来自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比亚迪凭借“天神之眼”技术,将高阶智能驾驶功能下探至10万元级别的车型,华为则通过ADS 3.0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抢占高端市场。小鹏汽车的XNGP更是以端到端大模型加速城区领航功能的落地。相比之下,特斯拉FSD高达6.4万元的定价,其功能却与比亚迪标配的智能驾驶方案逐渐趋同,性价比优势不再明显。
国内智能驾驶方案提供商如商汤绝影,也发布了R-UniAD技术,通过“世界模型+强化学习”的路径,以更少的数据实现了自动驾驶策略的训练,直接针对特斯拉依赖海量真实数据的短板。若特斯拉FSD未能在年内通过审批,其技术领先优势或将迅速消失,未来的发展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