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特斯拉FSD入华实测挑战多,国内智驾品牌能否借此弯道超车?

时间:2025-02-26 20:12:54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社交媒体上流传的多段车主拍摄的视频揭示了特斯拉FSD(全自动驾驶)功能在中国道路上面临的挑战。在交通繁忙且道路标识不明确的场景下,FSD的自动变道功能显得犹豫不决,与宣传中“比人类司机更果断”的形象大相径庭。不少车主反映,FSD在判断车距和寻找变道时机时经常迟疑,有时甚至错过最佳时机,需要手动接管。

FSD在红绿灯识别方面的问题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车主们发现,FSD在一些路口对红绿灯的识别准确率不高,反应速度慢,甚至会出现误判。例如,在信号灯变为红灯时,FSD未能及时刹车,甚至直接闯红灯通过;在有红灯禁止右转标识的路口,FSD疑似无视交通规则,险些违规右转,幸好车主及时干预才避免了危险。

面对国内复杂的交通环境和多样的道路场景,FSD的表现显然不尽如人意。在国内特有的电动车逆行、三轮车穿插等情况下,FSD虽然能够做出决策,但常常出现违反国内驾驶习惯的操作,如压线并线、过早进入右转道等。

然而,FSD并非毫无亮点。许多测试者表示,FSD在决策动作上非常流畅,堪比“老司机”。当车辆决定转向或变道时,决策时间短且过程顺畅,这体现了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技术上的深厚积累。

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已经意识到FSD在宣传上的误导性,并在中国官网上将其更名为“FSD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明确了其辅助驾驶的属性。这一更名举措在实测结果面前显得相当及时,有助于避免消费者的误解。

特斯拉FSD采用纯视觉端到端技术,通过摄像头收集图像数据并由神经网络处理作出驾驶决策。这种技术路线虽然成本较低且理论上更接近人类驾驶的视觉感知模式,但在面对中国复杂多样的道路场景时,其局限性凸显。缺乏激光雷达提供的高精度距离信息,FSD在复杂场景下的感知能力不足。

中美两国法律差异也给FSD入华带来了挑战。特斯拉CEO马斯克曾表示,FSD入华的两大障碍是在华训练数据无法出境,以及美国不允许FSD在华训练。由于中国道路场景复杂度远高于美国,缺乏国内行车训练数据的FSD表现不佳也在情理之中。

尽管如此,特斯拉并未放弃努力。马斯克透露,特斯拉正在使用互联网上公开可用的中国道路和交通标志视频,在模拟环境中对FSD进行训练。然而,国内推出的智能辅助驾驶目前仅达到L2级别,尚不能实现美国FSD的完全无人驾驶功能。

随着智能驾驶成为国内车企竞争的核心,特斯拉FSD入华被视为智驾领域的“鲶鱼”。然而,就目前智驾能力而言,FSD恐怕还难以冲击华为、小鹏等国内智驾第一梯队的品牌。不过,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实力依然不容小觑,其在全球积累的大量数据和先进算法可能在未来实现技术突破。

与此同时,国内汽车品牌也在迅速崛起。根据J.D. Power调研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本土品牌自动驾驶系统的信任度已超越特斯拉。在市场策略方面,中国车企也比特斯拉更加灵活。特斯拉FSD一次性买断需要6.4万元,而华为ADS月费仅199元,比亚迪和小鹏甚至在部分车型上免费搭载智驾系统,这对于注重性价比的国内消费者来说极具吸引力。

FSD入华当天,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高阶智驾想要在全球市场推广落地,必须做到“基础硬件标配、软件免费、高频OTA成长”。这一观点反映了国内车企在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态势和市场需求。

特斯拉虽然拥有技术和数据优势,但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技术、产品、市场策略等多方面因素都会影响一款车型的市场表现。因此,即便FSD实际表现欠佳,特斯拉依然要加快其入华脚步。毕竟,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下半场,FSD恐怕只是被搅动的其中一条“鱼”。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