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近日揭晓了其2024年全年及第四季度财报,数据揭示了公司强劲的增长态势。在全年总收入方面,小米集团达到了3659亿元人民币,同比飙升35.0%,经调整后的净利润更是增长至2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3%,创下历史新高。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小米在第四季度实现了单季营收109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8%,这也是小米首次单季营收突破千亿大关。
作为消费电子领域的领军企业,小米在面对行业整体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依然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这份成绩不仅得益于其“手机×AIoT×汽车”生态战略的协同效应,更反映了小米在高端化转型和生态裂变方面的深厚积累。财报数据背后,是小米多线并进、全面发展的真实写照。
在手机业务方面,小米实现了逆势增长。全年手机业务营收达到191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全球出货量达到1.69亿台,同比增长15.7%,稳居全球第三。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小米在高端化战略上的持续投入。小米14系列与徕卡影像系统及120W快充技术的结合,以及小米15系列的成功上市,都极大地提升了小米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据统计,2024年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高端智能手机出货量占比达到23.3%,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不仅增强了用户黏性,也推动了利润的增长。
同时,小米在研发投入上的不断增加,为手机业务的稳步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2024年,小米研发投入高达2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9%。在芯片、影像算法及AI技术等领域,小米取得了显著突破。例如,小米推出的HyperOS系统融入了大语言模型,大幅提升了语音助手的响应速度和多任务处理效率。这些技术突破为小米的产品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增强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
在AIoT业务方面,小米同样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0%。从智能家电到消费电子,从国内到全球,小米的生态布局已经初见成效。小米强大的AIoT平台连接能力,让各类设备实现互联互通,为用户带来了更加便捷的使用体验。小米IoT平台已成功连接8.6亿设备,米家App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这种高频互动和场景联动极大地优化了用户体验,增强了用户粘性,并带动了复购率的增长。
在品类拓展方面,小米也展现出了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传统家电领域站稳脚跟后,小米开始向外进行品类扩张,以满足消费升级的新趋势。例如,小米推出的空气炸锅、洗烘一体机等新产品,都受到了市场的热烈欢迎。同时,小米还通过技术迭代来巩固自身在细分市场的地位。在扫地机器人市场,小米凭借AI避障算法降低了故障率;在智能门锁市场,小米通过3D结构光技术提升了识别速度。这些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让小米能够覆盖更多消费者群体,进而带动业务的发展。
在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方面,小米同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24年,小米集团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28亿元人民币,占总体收入的9%。其中,智能电动汽车销售收入为321亿元人民币。从初入新能源汽车市场到完成第20万台小米汽车的交付,小米的汽车业务创造了销量神话。小米SU7系列以标配高阶智驾+低价策略打破市场常规,成功切入中高端市场。这种高端配置普惠定价的策略,不仅提升了销量,更带动了周边生态产品的销售。同时,小米还通过技术复用降低了创新成本,将手机业务的技术红利移植到汽车业务中,形成了独特的协同效应。
然而,在高速增长的背后,小米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智能手机市场的存量竞争、汽车业务的盈利压力、全球化进程中的地缘风险等,都考验着小米的战略定力。如何在核心业务面临天花板的情况下找到新的增长点?如何在创新业务投入产出失衡的情况下实现盈利?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克服水土不服的问题?这些都是小米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小米依然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通过持续投入研发、拓展品类、创新技术、优化生态布局等措施,小米正在不断巩固和提升自己的市场地位。未来,小米将继续秉持用户至上的理念,持续创造用户价值,为用户带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