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逐步重塑医疗行业的面貌,特别是在深圳,这一变革尤为显著。多家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引入AI辅助医疗系统,从初步问诊、辅助诊断到病历记录,全程优化了患者的就医流程。AI系统不仅迅速提供诊断建议,还能为医生查找专业资料,有效减轻了他们的工作压力。
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边界持续拓宽,其在疾病诊断、个性化治疗方案制定、手术辅助以及健康管理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例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研发的AI病理大模型,能够精确识别病变细胞,极大提升了诊断效率。而在重症监护室,AI大模型通过整合并分析海量数据,为医生迅速作出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AI已成为现代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然而,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伴随着挑战,如患者隐私保护及算法公正性问题等。未来,需各方共同努力,确保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健康发展,为医疗事业的进步贡献力量。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智慧医疗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76.4万家,且这一数字仍在持续增长。仅在2025年,新增注册的智慧医疗相关企业就达到了约3万家。从近五年的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智慧医疗领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2024年达到了注册数量的顶峰,新增企业超过15万家。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上海市、江苏省的智慧医疗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三省市的企业数量总和超过25.5万家,占据了全国总数的33.4%。紧随其后的是山东省和北京市,这些地区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发展尤为突出。
据天眼查风险数据显示,涉及司法案件的智慧医疗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2.7%,这也提醒我们在推动智慧医疗发展的同时,还需加强行业监管,确保企业的合法合规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