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中,蔚来汽车作为曾经的领军者,如今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盈利挑战。根据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蔚来在2024年的营收达到了657.32亿元,同比增长18.18%,然而这一成绩却未能让其在新势力三雄“蔚小理”中保持领先。
与理想汽车高达1444.6亿元的营收相比,蔚来的营收规模显得相形见绌。同时,小鹏汽车和零跑汽车在营收增速上也超越了蔚来。在车辆交付方面,蔚来全年交付了221970辆新车,虽然这一数字同比增长了38.7%,但与理想汽车的50万辆交付量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零跑汽车则以强劲的增长势头,实现了29.37万辆的交付量。
更为严峻的是,蔚来在盈利方面的表现持续低迷。2024年,蔚来净亏损额达到了224.02亿元,这一数字不仅比上一年度的207.2亿元有所增加,更是让蔚来近七年来的累计归母净利润亏损突破了千亿大关。相比之下,理想汽车已经实现了全年盈利,零跑汽车也实现了季度盈利,小鹏汽车的亏损也在收窄。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近日的闭门交流会上坦言,蔚来从成立到现在交了很多学费,如果重来一次,很多钱肯定可以省下来。然而,面对持续的亏损局面,李斌也为蔚来立下了新的目标,即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蔚来正在深化成本控制,借鉴立讯精密的成本控制经验,启动了一个名为Cost Mining的项目。
李斌表示,蔚来已经成立十年,许多技术投入要在今年显现成果。同时,蔚来三个品牌矩阵的布局也将形成闭环,现在到了展示蔚来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关键时刻。他注意到许多同行在更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盈利,因此蔚来必须加快步伐。
在费用管控方面,蔚来的能力仍有待加强。2024年,蔚来的研发费用虽然同比下降了2.9%,达到130.37亿元,但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却高达157.41亿元,同比增加22.2%。这主要与蔚来新品牌及新产品相关的销售及营销活动增加,以及销售及服务网络扩张相关的人员成本增加有关。相比之下,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在销售和行政费用上的支出均明显少于蔚来。
为了达成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的目标,蔚来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除了深化成本控制外,蔚来还在推进基本经营单元的管理措施,形成从研发到供应链的全生命周期的原子级降本。同时,蔚来还成立了单独的CE部门,负责成本审计,以控制合理的利润水平。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蔚来并未放弃。李斌表示,蔚来在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创新上做了很多探索,也有一定的成绩。然而,在落地、管理、成本控制、投资回报方面,蔚来确实做得不够精细。因此,蔚来正在致力于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以期在今年实现盈利。
今年被蔚来视为多个“大年”,包括“产品大年”、“换电站建设大年”和“国际化大年”。蔚来将推出多款新车,并加快换电站和充电站的建设,同时拓展国际市场。这些举措能否帮助蔚来实现盈利目标,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