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关陆正耀新增被执行信息的消息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其被执行总金额已达到约4.63亿元,并关联有多条限制高消费信息。这一消息让不少库迪咖啡的加盟商感到担忧,他们表示,目前门店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如同陆正耀的个人境遇一般风雨飘摇。
在咖啡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资本驱动的战争让许多加盟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以李婷(化名)为例,她开设在超市内的库迪便捷店,在开业初期凭借每日约150杯的销量和每杯5毛的抽成,每月能获得约4000元的利润。然而,随着附近一家标准店的开业,她的便捷店销量骤降至每天80杯左右,利润也大幅下降。
李婷的遭遇并非个例。湖南加盟商周星君(化名)透露,他所在片区的库迪门店数量在过去一年内从两家激增到四家,但三家库迪门店的总销量还不如一家瑞幸门店。这种同品牌门店之间的“绞杀”现象,让加盟商们感到无奈和绝望。
库迪咖啡的扩张速度令人咋舌。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中旬,库迪咖啡在全国已拥有10045家在营门店。然而,库迪仍然坚持要在2025年底前达到5万家门店的目标。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天都将有一百多家新门店开业。这种不顾市场规律的扩张速度,让一些本就脆弱的单店模型雪上加霜。
随着加盟商的信任逐渐崩塌,闭店成为了许多人的“逃生通道”。据凤凰网报道,有加盟商在开业仅两个月后就因盈利困难而转让门店,亏损近10万元。更有加盟商坚持了10个月,最终转手时亏损近40万元。文斌(化名)的库迪门店在开业初期生意红火,但到了淡季,销量骤降,最终不得不选择关店。
极海品牌监测数据显示,过去90天内,库迪新开门店1655家,但新关闭门店却高达1009家,超过新开门店的一半。这一数据无疑揭示了库迪咖啡在扩张过程中的严峻挑战。加盟商们纷纷表示,他们不是选错了品牌,而是品牌选错了方向。
库迪咖啡的转型路径充满了争议。从推出便捷店到叫停,再到进军便利店市场,库迪的每一次转型都显得仓促而缺乏深思熟虑。这种“追风口式”的转型策略让加盟商们无所适从,频繁调整战略导致不少加盟商亏损严重,闭店率居高不下。
更让加盟商们感到担忧的是,库迪咖啡在供应链管理上的不足。一位加盟商表示,库迪此前仅聚焦咖啡供应链都难以保证供应稳定,现在又要涉足便利店市场管理上千SKU,其鲜食供应能力更加令人质疑。这种缺乏供应链支撑的“创新”只会让加盟商们更加失望。
面对库迪咖啡的种种问题,加盟商们开始集体觉醒。他们意识到,如果继续盲目跟随库迪的扩张步伐,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困境。因此,他们开始寻求自救之路,有的选择关闭门店止损,有的则开始寻找新的品牌合作机会。
在这场以“速度”为名的资本游戏中,库迪咖啡终因失去根基而面临严峻挑战。加盟商们的信任危机、供应链管理上的不足以及频繁的战略调整都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如果库迪不能及时调整策略、加强供应链管理并重建加盟商的信任关系,那么这场资本游戏恐怕将难以继续下去。
夜幕降临,周星君看着店员关掉店内的照明灯,库迪的Logo在夜色中逐渐消失。他深知,对于库迪和加盟商们来说,未来的路还很长且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