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从泊车霸主到破产边缘:纵目科技如何错失智能驾驶风口?

时间:2025-04-01 11:18:59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智能驾驶领域,纵目科技曾是一颗璀璨的明星。2021年,这家公司手握国内几乎所有车企的泊车项目,并成功融资1.9亿美元,前景一片光明。然而,四年后的今天,纵目科技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资金链断裂,员工、投资方和供应商纷纷卷入这场危机。

纵目科技的衰败并非一蹴而就。从2015年的环视ADAS方案到2018年的自主代客泊车,纵目科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行业的风向标。然而,当行业的风向从泊车转向“行泊一体”,ICT巨头强势入局时,纵目科技未能抓住机遇,向更高维度的市场进军。

2021年,纵目科技与中国多家主要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一度被视为“量产能力最强”的本土Tier1供应商。然而,好景不长,纵目科技在客户策略上的失误逐渐显现。例如,在与赛力斯的合作中,纵目科技因为对赛力斯的前景持怀疑态度,未能全力投入,最终失去了这一大客户。同样,在与小米和比亚迪的谈判中,纵目科技也未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导致客户流失。

纵目科技的技术路线也多次被推翻,成为其衰败的关键因素之一。2021年初,纵目科技决定进军中阶智能驾驶领域,但随后又因财务压力放弃了这一计划。在芯片选型上,纵目科技内部也存在分歧,最终导致高速NOA的开发节点被推迟,堵死了上升通道。

除了技术和客户策略上的失误,纵目科技内部高管之间的失和也是导致其衰败的重要原因。唐锐作为纵目科技的董事长,在决策上往往一意孤行,导致公司内部矛盾重重。例如,在充电机器人项目的商业模式上,唐锐与王凡存在严重分歧,最终王凡离职,纵目科技的技术能力开始出现断档。

纵目科技在项目交付上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与某头部央企的合作项目中,纵目科技因性能不达标而多次验收未通过,导致项目交付进度严重拖沓。同样,在与兵工企业的合作中,纵目科技也未能按时交付产品,导致客户信任度下降。

在成本管理上,纵目科技同样失控。据招股书显示,纵目科技共完成9轮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22亿元。然而,由于盲目扩张业务线、人力冗余且成本高昂等原因,纵目科技在短短几年内就耗尽了这些资金。例如,纵目科技在泊车后装、智慧城市、无线充电和无人小车等项目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这些项目大多未能实现盈利。

在纵目科技陷入困境后,也曾尝试通过收购来避免破产。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收购计划最终都未能成功。例如,在与宁波均胜的谈判中,由于双方在业务估值上存在分歧,纵目科技错失了最关键的出手时机。

如今,纵目科技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在科技巨头和车企的联合挤压下,第三方智能驾驶供应商的生存愈发艰难。纵目科技的衰败不仅令人唏嘘,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