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美的造芯路:从家电防御到新能源出击的华丽转身

时间:2025-04-02 11:17:1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造芯”与“智能制造”浪潮中,美的集团悄然完成了从芯片领域的“防守者”到“进攻者”的角色转变。不同于中芯国际、华为海思等半导体巨头在先进制程领域的激烈竞争,美的选择了一条更为务实的道路,专注于家电场景,致力于国产替代的突破。

十五年前,当美的首次营收突破千亿大关时,其利润率却不足5%,核心部件的依赖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家电芯片领域,IPM(智能功率模块)和MCU(微控制器单元)长期被海外大厂垄断,威胁着供应链的安全。为此,美的于2010年前后成立了专项小组,开始IPM技术的自主研发,成为国内首批涉足该领域的企业之一。

美的采取了自主发展与对外合作并重的策略,与中芯国际、华润微电子等半导体企业紧密合作,共同推进IPM的研发。经过不懈努力,美的于2012年成功研发出IMS架构的IPM,2013年实现量产,2019年宣布实现自主可控。同年,美的成立了美垦半导体公司,专注于IPM业务的发展。而针对MCU领域,美的于2018年成立了上海美仁半导体有限公司,致力于MCU的自主研发。

美的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拥有IPM和MCU的自主知识产权后,公司在采购时获得了更大的主动权。在MCU领域,美仁半导体经过千万级市场一致性检验,产品可靠性得到验证,市场失效率低于5ppm。2024年上半年,美仁半导体还成功跻身白电市场MCU品牌TOP5榜单。

美的造芯业务的成功,不仅提升了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更为其从自用到外供的转型奠定了基础。在To B转型的大背景下,美的造芯业务两大品牌美仁和美垦,隶属于美的工业技术事业群。美的IPM业务通过“自制+代工”模式快速产业化,年产值持续增长。而MCU业务也在实现量产后,逐步走向外供,赢得了多家客户的信赖和订单。

除了家电芯片领域,美的还将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芯片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车规级芯片需求不断增加。美的凭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零部件的协同优势、家电芯片的技术积累和量产经验,加速布局新能源汽车芯片领域。尽管新能源汽车芯片技术门槛高、行业竞争激烈,但美的依然坚定前行,致力于实现新能源汽车水泵控制芯片的量产。

美的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远不止于此。早在2018年,美的就成立了威灵汽车部件公司,涉足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美的还通过收购合康新能控股权、投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基地等方式,进一步深入新能源汽车行业。2024年,美的与蔚来达成合作协议,将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自动化、数字化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美的造芯业务的成功转型,不仅提升了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更为中国制造业在核心科技领域“卡脖子”困境下的破局之道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美的正在逐步向中国芯片巨头的行列迈进。

在过去的2024年,美的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0.58%,占比总营收约8.26%,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尽管距离成为真正的“中国芯片巨头”还有一定差距,但美的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制造业的升维和争夺全球话语权的野心。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