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门锁已成为现代家居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一项针对智能门锁的新国家标准正式生效,标志着智能门锁行业将迎来又一次重大变革。
自4月1日起,《智能门锁网络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该标准旨在通过规范智能门锁在设计、制造、运营及使用过程中的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为生产者、运营者和使用者提供明确的指引。
此次新国标特别强调了智能门锁的网络安全技术要求及测试评价方法。针对远程通信控制攻击、生物特征识别呈现攻击、非授权远程控制等安全威胁,标准提出了详细的应对措施。同时,对于系统中的数据安全传输、安全存储、安全使用以及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也给出了明确的解决方案。
在具体实施方面,新国标要求智能门锁在采用口令鉴别用户身份时,必须满足多项严格的安全要求。对于指纹和人脸识别功能,标准同样提出了多种防伪造能力的技术要求。这些规定的实施,无疑将大大提升智能门锁产品的网络安全能力。
在市面上,已经有一些知名品牌推出了符合新国标要求的智能门锁产品。例如,德施曼推出的3D人脸识别技术,通过AI仿生算法实现了极低的误识率;凯迪仕则采用了掌静脉识别技术,有效解决了指纹识别易伪造的问题;小米则在其智能门锁中实现了AI人形检测和加密直连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
然而,新国标的实施也将对那些技术储备较少的小智能门锁厂商构成挑战。随着行业标准的提高,这些厂商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研发资源和技术力量来满足新国标的要求。这无疑将加剧智能门锁行业的竞争,使得技术实力雄厚的厂商更具优势,行业马太效应或将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