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奔驰在华危机四伏:用户维权难,经销商暴雷,豪华王座还能坐多久?

时间:2025-04-08 15:05:1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梅赛德斯-奔驰因对离职员工提供高额补偿而引发公众热议。据报道,一位拥有30年工龄的中层管理人员,在月薪8万元的基础上,可获得超过400万元的遣散费,这一数字远超普通白领十年的总收入。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奔驰车主们正面临着维权难题。

2025年3月,上海松江的奔驰车主李先生遭遇了一个意外。他收到短信通知,得知购车的宝利德集团授权门店已停止服务。李先生于2024年5月购买的GLC260L车型所捆绑的“5年质保+3A3B保养套餐”中,剩余的服务因门店关闭而无法享用。尽管购车合同中明确标注了“厂家保养”,但奔驰客服却回应称,该套餐实际上是宝利德集团的“店内服务”,不能跨店使用。

李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杭州星宝行、长兴之星等宝利德旗下门店也同步关闭,车主们购买的专项服务及维修基金均无法兑现。更令车主们愤怒的是,奔驰官方与宝利德集团之间相互推诿。奔驰方面强调经销商独立运营,建议车主与宝利德协商;而宝利德的客服电话长期无人接听,部分门店甚至已经人去楼空。

事实上,奔驰所谓的“全国联保”服务,实际上分为“官方”与“经销商定制”两类。后者因绑定特定集团,一旦经销商资金链断裂,消费者权益便无法得到保障。这种设计本质上将风险转嫁给了用户,而奔驰则以“反垄断法”为由拒绝承担相应责任,这无疑是品牌责任缺失的表现。

宝利德集团作为此次事件的关键角色,也备受关注。作为中国豪华车零售巨头,宝利德集团曾代理劳斯莱斯、保时捷、奔驰等近40个品牌,服务超过60万高端用户。然而,自2024年起,宝利德集团的资金链开始出现危机。尽管在2024年9月已有拖欠供应商款项的传闻,但宝利德仍在10月向车主承诺“无风险”,直至2025年3月突然闭店。在此期间,仍有不少消费者被误导,目前正陷入维权困境。

奔驰在华的困境并非偶然。2024年财报显示,其净利润同比暴跌28.4%,其中中国市场的销量下滑7.3%,纯电车型交付量更是骤降23%。奔驰EQ系列因定价过高、产品力不足而饱受批评。以EQB为例,即便进行五折促销,也难以与国产新势力品牌竞争。相比之下,问界、理想等品牌通过800V超充、城市NOA智驾等技术重塑了豪华标准,而奔驰仍固守传统的三年小改款节奏,智能化进展缓慢。

为应对危机,奔驰启动了“双重策略”。一方面,全球裁员3万人以节省50亿欧元成本;另一方面,宣布未来几年在华投入140亿元加速电动化。裁员主要集中在行政与销售岗位,而技术研发团队得以保留,显示出奔驰试图平衡短期降本与长期转型的需求。奔驰计划推出基于MMA平台的全新纯电CLA,并投产长轴距GLE SUV等7款中国专属车型。然而,这些举措能否改变用户对奔驰的传统印象,仍需时间的检验。

奔驰当前的困境,本质上是传统豪华品牌在产业革命中的适应性挑战。从车主维权无门到经销商暴雷,再到销量下滑和裁员风波,每一环节都暴露出奔驰在体系化能力上的不足。若不能从根本上重构用户服务机制、加速技术迭代并重塑品牌价值,仅靠裁员和投资的策略,恐怕难以抵挡新兴品牌的全面冲击。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