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元戎启行高通联手,能否打破智能驾驶芯片算力泡沫?

时间:2025-04-11 23:56:4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智能驾驶领域近期迎来了一则引人注目的合作消息:元戎启行与高通正式宣布携手,共同推进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这一举动在行业内激起了不小的波澜。

据悉,双方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高通骁龙8650芯片(SA8650平台),其算力高达100TOPS。基于这一平台,元戎启行将能够推出涵盖激光雷达与纯视觉技术的双重方案,全面覆盖城区NOA、高速NOA及自动泊车等应用场景,同时适配燃油与新能源车型。

尽管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次常规的芯片适配合作,但实则透露出行业底层逻辑的深刻变化。当前,英伟达凭借其254TOPS算力的Orin-X芯片在高阶智能驾驶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高通与元戎启行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们以100TOPS的算力搭配更低成本,试图打破智能驾驶领域的“算力泡沫”。

为了支撑这一挑战,元戎启行与高通合作,通过端到端BEV模型与Transformer架构的动态融合,实现了感知决策链路的显著提升。这一智驾系统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多路摄像头、4D毫米波雷达及激光雷达的数据融合,并在极端光照条件下保持高准确率的物体识别。

更重要的是,这一合作使得智能驾驶方案的成本大幅降低至此前的三分之一,从而让更多低价位车型也能享受到智能驾驶的便利。高通技术公司产品管理副总裁Saxena表示,此次合作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更经济、更可靠的智能驾驶体验。元戎启行CEO周光也强调,这将推动城区NOA从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向全民普及转变。

业内人士透露,元戎启行的算法团队历经数月,成功完成了高通平台算子迁移,并通过动态量化压缩技术大幅缩减了模型体积。这使得原本需要更高算力支持的复杂场景,在100TOPS的算力下也能流畅运行。

高通更为开放的芯片底层架构和模块化设计,打破了英伟达生态的封闭性,为车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定价主导权。这一变化对于陷入“智能驾驶成标配,上车即亏损”怪圈的车企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然而,尽管元戎启行与高通的合作看似前景广阔,但挑战依然不容忽视。元戎启行的端到端算法在可解释性方面仍存在不足,难以解释一些复杂的驾驶逻辑。这可能导致在遇到罕见路标或复杂场景时,系统难以作出正确的驾驶决策。

同时,随着智能驾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智驾方案商已经纷纷提前布局,并拿下了众多合作车型。元戎启行虽然已与长城魏牌、smart等车企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推出了量产车型,但要想在市场中占据更大的份额,还需加快新量产车的上市步伐。

总体而言,智能驾驶行业正处于从“技术验证期”向“商业兑现期”的关键跨越阶段。元戎启行与高通的合作,不仅是对英伟达算力霸权的一次挑战,也是中国智能驾驶产业链走向技术自信的重要一步。然而,如何在商业生存与技术前瞻之间找到平衡,将是行业未来需要面对的核心命题。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