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行业近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激战,各大巨头纷纷在即时零售领域加码布局,一场关乎未来市场格局的战役悄然打响。
从京东、淘宝到美团、饿了么,再到抖音,这些行业巨头们纷纷升级“小时达”服务,京东更是进军外卖市场,美团则进一步加大对即时零售的投入,饿了么则与抖音携手共进。在这一连串的动作背后,即时零售战略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为何即时零售会成为巨头们的兵家必争之地?这还要从零售的本质说起。零售的核心要素无外乎“人、货、场”,而即时零售则是这三个要素的最新排列组合。京东、淘宝手握货源,擅长供应链的运作;美团则掌控着交易场景,通过不断跨界实现无限增长;抖音则凭借强大的流量优势,通过电商变现。
然而,在当前的零售市场中,平台并不缺货或流量,真正稀缺的是交易场景。电商平台GMV的增长公式中,流量成本逐渐固定,客单价提升困难,转化率也接近天花板,因此,提升交易频次成为关键。即时零售正是这样一个能够催生出更多购买频次的增量场景。
巨头们之所以青睐即时零售,不仅因为其是离电商巨头最近的场景,更因为这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美团财报数据显示,即时配送日订单量峰值已突破9800万单。而根据商务部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的预测,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在2030年突破2万亿元,这一数字几乎相当于大半个抖音电商的规模。
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巨头们如何挖掘即时零售的场景增量?核心在于一个字:“快”。在零售行业,“快”不仅代表着高效率,更是电商基础设施先进性的体现。京东七鲜通过“1中心店+N卫星小店”的体系,实现了更快的配送和更高的履约能力。阿里则通过菜鸟网络整合三通一达,打造了强大的物流体系。
即时零售中的“快”,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配送快,还包括数字意义上的快速响应用户需求。美团能够涉足打车业务,正是因为其即时配送体系需要同样的基础能力。这些巨头们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算法,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需求、满足需求,完成交易闭环。
巨头们在即时零售领域的争夺,是商业达尔文主义的延续。在这个实力至上的商业世界中,谁能更快地进化出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谁就能占据先机。即时零售包含即时需求、本地供给、即时履约三个核心要素,这些要素只有巨头们才能完全做到。
然而,未来的市场终究还会被巨头们主导。京东等巨头凭借过去积累的完善基建,能够更快地进化,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效率。京东七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通过“1中心店+N卫星小店”的组合,在成本控制和配送时效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巨头们还能享受自带的流量和会员基础优势。京东PLUS会员免邮政策降低了消费门槛,吸引了大量用户。这种价格优势使得巨头们在抢占市场份额和面对竞争时更加从容。
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但这也是一个大概率会盈利的明牌。谁的基建做得好,谁就会拥有价格优势,从而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在这场战役中,巨头们正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寻找着新的增长点。
对于消费者而言,即时零售带来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购物体验。在一二线城市,部分消费者已经养成了万物到家的消费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再发生改变。
零售行业虽然资产重、利润薄,但胜在稳定且规模足够大。即时零售作为新兴的增长点,正成为巨头们竞相追逐的目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将最终胜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