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的马太效应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显现。巨头如腾讯、阿里巴巴、拼多多、京东和美团,正以惊人的速度累积数百亿乃至上千亿的利润,而紧随其后的二线互联网公司,如唯品会、微博、陌陌、知乎、KEEP、B站和三六零等,却普遍面临业绩下滑甚至亏损的困境。
在互联网增量时代,巨头们吃肉,中小公司尚能啃到骨头。但如今,存量时代来临,巨头们无处不在,处处抢肉,二线互联网公司连汤都可能喝不上。
面对这样的形势,一些二线互联网公司正通过转型和业务深化来稳固自己的地位。例如,哔哩哔哩通过一款热门游戏《三国:谋定天下》实现了季度性盈利,展示了其通过游戏业务变现的潜力。而途虎和货拉拉则凭借在汽车后市场和同城物流市场的重资产布局,抵挡住了互联网巨头的进攻,保持了业务的持续增长。
然而,并非所有二线互联网公司都能如此幸运。唯品会,这个曾因精准定位生态位和持续增长业绩而受到市场认可的电商巨头,去年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打破了连续增长的势头。陌陌母公司挚文集团也连续五年收入和业绩双降,尽管推出了多款新应用,但收效甚微。
更糟糕的是,一些二线互联网公司甚至开始亏损。KEEP,这个上市前依靠“奖牌模式”实现盈利的健身应用,去年收入下降,由盈转亏。三六零,这个在A股上市的老牌互联网公司,近年来深陷困境,营业收入缩水至不足百亿,连续亏损。
互联网行业的冰火两重天,根本原因在于移动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手机网民规模增长放缓,上网时长稳定,互联网化基本完成,市场增长空间被锁死。巨头们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二线及以下公司机会越来越少。更严重的是,巨头之间的竞争变成了专属游戏,中小公司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种背景下,二线互联网公司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们要么转型,要么深化业务,但成功的几率并不高。未能实现跃升的公司,要么退场,要么被巨头合并。例如,曾经的爱奇艺和现在的YY,都成为了巨头版图的一部分。而更多曾经在互联网江湖中风光一时的公司,如今已隐入尘烟。
尽管形势严峻,但仍有一些二线互联网公司试图通过创新来寻找突破口。它们敢于布局重资产,做巨头们不愿亲力亲为的脏活累活,以此谋求自己的立足之地。这些公司的努力,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马太效应带来的压力。
然而,无论二线互联网公司们如何努力,市场的主题正在从“互联网+”切换至“AI+”。巨头们和颠覆者们正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试图在未来占据主导地位。这对于二线互联网公司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们能否抓住这个机遇,实现自己的转型和升级,还有待观察。
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二线互联网公司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它们需要明白,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成为一线巨头,但看懂潮水的方向,或许也能在互联网的波涛汹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