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奇瑞研发费用率曝光,技术理工男形象竟是营销手段?

时间:2025-04-14 17:02:2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奇瑞汽车,长久以来以技术驱动者的形象示人,每次公开亮相都不吝啬于分享其技术进展。这样的宣传策略,使得奇瑞在公众眼中成为了一家专注于造车技术,而在市场营销方面稍显不足的汽车制造商。然而,随着奇瑞汽车向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文件曝光,一个不同的视角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的角度来看,奇瑞并非行业内投入最多的企业。实际上,奇瑞的这一比例并不突出,这引发了对奇瑞“技术理工男”形象真实性的质疑。或许,这一形象本身就是奇瑞精心构建的一种营销策略。

以长城汽车为例,2023年其研发投入达到110.34亿元,研发费用率为6.37%;而到了2024年,尽管总营收增长至2021.95亿元,研发费用略有下降,但研发费用率依然保持在4.59%,远高于奇瑞。比亚迪同样表现出色,2023年研发费用高达395.75亿元,费用率6.57%,2024年更是攀升至542亿元,费用率6.97%。吉利的数据也显示,其研发费用率稳定在4.4%左右,同样超过了奇瑞。

再看赛力斯,作为问界背后的制造商,其研发投入同样不容小觑。尽管绝对数值上可能不及比亚迪等巨头,但赛力斯的研发费用率却相当可观,2023年达到12.38%,显示出其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

相比之下,奇瑞汽车的研发费用率近年来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大多数头部车企。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奇瑞声称的重视研发,究竟体现在哪里?从技术专利类无形资产的角度来看,奇瑞的资产负债表中,这类资产的价值仅为12~15亿元,占其2000亿总资产的比例不足1%。近三年来,仅有4.8亿元的研发支出被转化为无形资产,这意味着奇瑞的技术储备并未有效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首先,奇瑞的技术转化效率较低,大量的研发投入未能有效形成无形资产,可能源于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的不匹配,或是研发成果的商业化落地存在困难。其次,奇瑞作为传统车企,在生产设备等固定资产上的投入较大,这也稀释了技术专利类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新势力车企在软件和智能驾驶等领域的研发投入较多,使得其技术专利类无形资产占比相对较高,而奇瑞可能更注重长远技术布局,短期内难以获利。

值得注意的是,港股上市规则对资本化研发支出的要求较为严格,需满足技术可行性和商业价值确定性双重标准。奇瑞部分研发支出可能因不符合这些标准而未被资本化,从而未能计入技术专利类无形资产。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奇瑞技术专利类无形资产占比较低的原因。

奇瑞汽车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和成果并不像其宣传的那样突出。在向港交所提交的上市申请文件中,奇瑞的真实情况得以曝光。当然,汽车产业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行业,很多技术的投入并不能在短期内带来利润。因此,用资本的眼光来看待奇瑞或许只能反映出其技术实力的一个方面。但无论如何,这份上市申请文件确实揭示了奇瑞当前面临的一些问题。

更多热门内容
关税风暴下,跨境商家如何破局重生?
以北美市场为主的3C配件企业安克创新,其相关负责人在4月8日回应“关税压力”相关问题时表示,除转移部分产能的CN+1供应链策略外,公司也在持续推进CN+2供应链策略,即在其他国家建立或扩展生产和供应链设施。…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