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GB 38031—2025电池安全新标:电动汽车将迎来哪些安全与体验升级?

时间:2025-04-15 20:34:15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一项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即将于2026年7月1日正式落地。这一标准的实施,预示着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安全性能将迎来全面提升,对广大电动汽车车主而言,这无疑是个重大利好消息。

在安全性方面,新标准实现了从被动防护到主动预防的跨越。热失控防护机制得到了全面升级,不仅要求电池在热失控后不起火、不爆炸,还明确规定烟气不得对乘员造成伤害。新标准还引入了更严格的热失控触发条件,如内部加热触发方式和调整后的针刺触发速度,更贴近真实事故场景。同时,热失控后的报警机制也得到了优化,确保在5分钟内发出报警信号,且报警前后5分钟内乘员舱内无可见烟气,有效消除了“二次中毒”的风险。

ACTBOX锂电池防爆箱示例

新标准还强化了底部撞击防护,新增底部撞击测试,模拟车辆托底或碎石冲击场景,对电池的耐撞击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举措将显著降低因底盘受损引发的电池事故风险。同时,针对快充电池,新标准也提出了300次循环后的外部短路测试要求,确保电池在长期使用快充后仍能保持安全性能。

在使用体验方面,新标准的实施也将带来显著优化。通过强制快充循环测试和热扩散控制,新标准将倒逼企业优化电池材料与热管理系统,从而可能延长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减少车主因电池衰减导致的续航焦虑。同时,快充安全门槛的提高也可能推动更高效的充电技术普及,增强不同充电桩的兼容性,提升充电效率。

在售后服务与成本方面,新标准将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质保条款可能变更,电池终身质保可能剔除“热失控”免责条款,车企需承担更高的安全责任。同时,售后检测频次也将增加,提高维护透明度。符合新标准的车型因事故风险降低,保费有望下浮15%-20%,降低车主的长期持有成本。然而,涉电维修的技术门槛也将提升,需要专业资质和场地,可能增加部分维修成本。

从行业角度来看,新标准的实施将推动产品迭代和技术升级。车企需要升级电池包结构、优化BMS算法等,以满足新标准的要求。这将促使市场上出现更多更安全的车型供车主选择。同时,电池安全标准的统一化和可追溯性增强也将提升电动汽车二手市场的信任度。快充安全要求还将推动充电桩与电池技术的协同升级,减少充电桩兼容性问题。

对于车主而言,在购车时需要确认车辆是否符合GB 38031—2025标准,尤其是电池包的安全认证。在日常使用中,虽然快充使用可以更加放心,但仍需遵循厂商建议的充放电策略。同时,加强底盘防护后仍需避免极端路况下的剧烈托底。车主还应定期接受电池健康检测,及时响应系统报警信号,以最大化安全效益。

GB 38031—2025标准的实施将带来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性能的全面提升,为车主提供更可靠的电池性能、更低的用车风险以及更透明的售后保障。这一标准的落地不仅是行业技术的里程碑,也将重塑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信任,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进入新阶段。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