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新能源车主张先生近期发现了一个省钱的小窍门:利用午休时间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费用竟然比某些时段的家用充电桩还要低,最低仅需0.38元/度。这一发现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推行的“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
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刘勇在新闻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这一机制。他将一天划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根据不同时段的电力供需情况,实施差异化的电价政策。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引导用户削峰填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例如,在2025年4月,低谷时段为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其中深谷时段为11点至14点,电价仅为0.25元/度;而高峰时段为下午5点至晚上10点,其中尖峰时段为下午5点至8点,电价高达1.2元/度。
这一政策不仅让车主们受益匪浅,也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东营市广饶县的一家大型轮胎制造企业通过调整生产时间,将原本在高峰时段进行的轮胎硫化工艺环节调整至低谷和深谷时段,一年节省电费高达8000多万元。潍坊青州市的一家花卉种植企业同样通过优化兰花加温时间,每年降低了10%的电费成本。
居民用户也从中得到了实惠。目前,山东省约有5200万居民用户。为照顾居民生活用电习惯,居民家庭分时电价暂分为峰、谷两段。居民用户可以在低谷时段,如晚上10点至次日早上8点,以每度0.37元的电价充电。刘勇建议,居民可以将电热水器、洗衣机等家电设置到低谷时段自动启动,一年可节省几百元电费。
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岳建如指出,“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不仅让企业和居民得到了实惠,还进一步释放了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他解释说,居民充电桩在低谷时段以外的充电费用按工商业峰谷时段执行,深谷时段电价为每千瓦时0.222元。一辆电池容量60度、续航里程4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在深谷时段充电的费用约为每次13.32元,而在尖峰时段充电的费用则高达每次53.28元,差异显著。
分时电价政策还激发了企业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积极性。目前,山东省公共充电桩数量已达到23.42万台,同比增长83.4%;高速服务区充电站达到645座,充电桩2985台,基本实现了服务区的全覆盖,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了便利。
岳建如还提到,分时电价政策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山东省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1亿千瓦,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在春秋两季,风电光伏季节性大发,新能源出力呈现“午间高、夜间低”的波动特性。通过分时电价政策,引导用户在光伏大发时段调整用电时序,积极消纳新能源弃电,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调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