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地球附近宜居星球新发现!能否成为生命交流的伙伴?

时间:2025-04-20 12:57:09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浩瀚的宇宙中,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天文学家在距离太阳不远处的一颗恒星周围,探测到了两颗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系外行星。这一惊人发现由加那利群岛天体研究所(IAC)主导的国际科研团队共同完成,为人类的宇宙探索之旅增添了新的篇章。

提及系外行星的发现,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方法,其中凌日法是最常用的手段。当行星从母恒星和地球之间穿越时,会暂时遮挡住恒星的光芒,导致观测到的恒星亮度轻微下降。通过捕捉这种微小的光变,科学家们能够推断出行星的存在。截至目前,超过70%的已知系外行星都是通过凌日法发现的。然而,这种方法并非万能,许多系外行星因其特殊位置或轨道特性而难以被探测到。而这次发现的两颗潜在宜居行星,则是通过径向速度法,也就是多普勒效应法来确认的。

径向速度法利用行星绕母恒星运行时产生的引力作用,导致恒星光谱发生红移和蓝移的现象。通过精确测量这些光谱偏移,科学家们能够计算出恒星的径向速度,进而推断出行星的质量和运行周期等信息。自1995年首次利用径向速度法在类太阳恒星周围发现行星以来,该方法已经成功探测到了1018颗系外行星,约占总数的19.5%。

这次发现的两颗行星围绕着一颗名为GJ 1002的红矮星运行,它们位于恒星的宜居带内。宜居带是指行星表面能够在足够的大气压力下支持液态水存在的轨道范围。GJ 1002距离太阳系约15.8光年,位于鲸鱼座,其半径仅为太阳的14%,质量也只有太阳的八分之一。这使得它的宜居带非常接近恒星。其中,GJ 1002b的质量是地球的1.08倍,公转周期仅为10天多一点;而GJ 1002c的质量则是地球的1.36倍,公转周期为21天多一点。

尽管这两颗行星与地球在大小和轨道特性上相似,但科学家们仍需进一步探测它们的大气成分,以确定是否存在生命所需的条件,如氧气等。由于GJ 1002距离太阳系较近,科学家们有望通过分析这两颗行星的反射光或热辐射来揭示它们的大气层秘密。

根据现有的观测数据,大约五分之一的类太阳恒星在宜居带内都拥有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如果将银河系内约2000亿颗恒星都考虑在内,那么银河系内可能适宜人类居住的地球大小行星数量将达到110亿颗。如果将质量较小的红矮星也纳入统计范围,这一数字还将进一步增加至400亿颗。而离地球最近的宜居行星则是位于半人马座的比邻星b,距离地球仅约4.2光年。

然而,尽管宇宙中可能存在如此众多的宜居行星,但人类至今仍未发现确凿的外星文明迹象。这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深思:是否所有的外星文明都无法突破光速限制,最终在自己的星球上灭绝?或者,外星文明在发现地球生命时,是否认为我们太过原始,不值得交流?如果恒星宜居带内的岩石行星上确实存在生命,外星文明或许会选择性地与更高级的生命体交流,而不是向所有生命发送信号。因此,尽管地球自20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向太空发射无线电信号,但这些信号在银河系中只是沧海一粟,且很可能在传播过程中变得杂乱无章,无法被外星文明接收。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