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老铁路的蓬勃发展吸引了全球目光,而中尼铁路项目的推进同样引人注目。据尼泊尔媒体报道,中尼跨境铁路——吉隆至加德满都段的地质勘测工作正接近圆满收官。
这条铁路项目的推进得到了中国技术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中国技术团队在铁路沿线进行了详尽的地质勘探,采集了大量土壤、岩石、水源及石材样本,为项目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样本不仅在尼泊尔当地实验室进行了初步检测,部分对技术要求更高的样本还被送往中国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截至目前,地质勘测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包括钻探和土壤检测。据悉,项目团队共设置了80个钻探点,其中75个已完成取样与检测,土壤检测完成率高达90%。勘测工作还包括了8处深度达400米的深钻工程,其中7处已成功完成。这些钻探点覆盖了加德满都、努瓦科特和拉苏瓦三地,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
根据计划,地质勘测及相关评审工作有望于今年6月全面完成,而整体可行性研究则预计将于2026年顺利结束。这一时间节点符合项目最初设定的42个月期限,展现了中尼双方对项目推进的高效与决心。
中尼铁路通道全长约519公里,分为中国段和尼泊尔段。其中,中国境内的日喀则至吉隆口岸段长约444公里,而尼泊尔境内的吉隆至加德满都段则约为75公里。尽管这段75公里的路段不长,但其海拔落差超过1000米,桥隧比例高达97%,设计难度极大。整个项目穿越喜马拉雅山脉,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且地震活动频繁,预计整个工期将长达10年之久。
这条铁路的建设不仅技术挑战巨大,其战略意义同样深远。一旦建成,它将结合拉日铁路,实现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地区的直接连通,为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一项目的成功推进,无疑将再次彰显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卓越实力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