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巨头京东宣布进军外卖市场之际,一场关于商业尊严与效率之战悄然拉开序幕。2025年初,京东以外卖新玩家的身份,携“品质堂食餐饮商家”招募计划及全年免佣金优惠,正式踏入这片由美团和饿了么双雄争霸的红海领域。
起初,外界对京东此举普遍持观望态度。餐饮界人士指出,外卖市场竞争格局固化,新入局者难以撼动现有霸主地位。消费者反馈亦显示,京东外卖初期面临价格偏高、配送服务不稳定等问题,市场信心不足。美团方面,似乎也未将京东视为直接威胁,内部普遍认为京东首要挑战在于突破饿了么的防线。
然而,局势在4月初发生戏剧性转折。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与蔚来创始人李斌共进外卖的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京东借此东风,大力推广其外卖业务。更为关键的是,美团核心高管王莆中对京东外卖的公开批评,意外激发了舆论热议,双方口水仗不断升级,将京东外卖推至舆论风口浪尖。
“营销之战最怕无声无息,任何评价都是关注度的体现。”有分析人士指出,美团的“助攻”无意间为京东外卖提供了宝贵的曝光机会,使其在公众视野中成功立足。一时间,京东外卖订单量激增,甚至出现骑手供不应求的现象,成功在用户心中建立起外卖服务的认知。
随着公关战硝烟散去,京东外卖步入实质性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升级。外卖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涵盖商家资源、配送网络、用户规模及技术系统四大板块,每一环都至关重要且相互依存。
商家资源方面,京东外卖凭借零佣金政策吸引了大批商家入驻,有效缓解了初期商家资源匮乏的问题。然而,配送网络与用户规模的构建则更为复杂,需实现运力与订单量的精准匹配。京东虽拥有达达骑手资源,但与美团庞大的骑手队伍相比仍有差距,不得不依赖兼职骑手以应对订单高峰。
为快速扩大用户基础,京东外卖采取了百亿补贴策略,成效显著。然而,技术系统的建设却成为京东外卖最难啃的骨头。外卖系统需具备高效实时订单处理能力,能在极短时间内实现多变量动态平衡,这对系统调度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相比之下,京东虽在电商物流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但外卖系统的复杂性与电商物流存在显著差异。
近期,随着订单量激增,京东外卖系统两次崩溃,暴露出其在技术层面的短板。这进一步凸显了京东外卖在技术系统优化上的紧迫性。
与此同时,京东创始人刘强东亲自下场送外卖,并邀请骑手共进晚餐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公众对美团高管是否也应亲身体验骑手工作的讨论。美团创始人王兴,以其理性、高效的形象著称,但在对待骑手态度及公众沟通方面,似乎与京东形成了鲜明对比。
近年来,社会对商业效率的盲目追求逐渐转向对人性关怀的重视。从单纯追求财富到渴望获得尊重,这一社会情绪的转变,对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提出了新的要求。遗憾的是,王兴的个人社交平台已鲜有更新,其是否感知到这一社会情绪的变化,外界无从得知。
在此背景下,京东外卖能否凭借其在公关战中的成功,以及后续在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持续改进,打破外卖市场的固有格局,尚需时间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