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华南理工“鱼航员”携手神舟二十号,探索太空失重下的生命奥秘

时间:2025-04-24 11:59:37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即将于北京时间4月24日17时17分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此次飞行任务不仅有三名宇航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参与,还有一组特殊的“乘客”引人注目: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实验室的6条斑马鱼,它们被赋予了“鱼航员”的称号,将与宇航员们一同探索太空。

这6条斑马鱼并非普通的实验动物,它们将在中国空间站上停留超过30天,参与一项关于失重性骨丢失及心肌重塑的蛋白稳态调控机制的研究项目。这是国际上首次在轨利用实施了基因敲除的斑马鱼开展实验,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华南理工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共同合作完成。

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的王强教授介绍了这一项目的具体情况。他表示,研究团队将3条野生型斑马鱼和3条基因敲除型斑马鱼,以及6克金鱼藻构建成了一个水生生态系统,通过神舟二十号飞船带到了中国空间站。这一生态系统将被安装在问天舱的生命生态实验柜中,每天进行自动喂食和定时摄影,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在空间失重环境下,人体会出现多种不良反应,如骨骼肌丢失、骨髓微环境损伤、心律失常以及心肌重塑等。这些问题是人类深空探索的重要医学挑战。而斑马鱼作为高等脊椎动物,其基因组与人类基因组的相似性超过80%,病理条件下的变化也与人体相似。因此,斑马鱼成为了研究航天医学的理想模式生物。

研究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发现敲除特定基因能够对抗骨丢失和心肌重塑现象的发生。此次太空实验,旨在验证这一发现在空间站上是否同样适用。王强教授表示,大家都非常期待实验结果,因为这将有助于找到对抗航天失重引起机体变化的方法,为航天员的健康保障提供科学依据。

斑马鱼返回地球后,研究团队将对其在微重力环境下的响应和变化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他们还将利用返回的水样和金鱼藻,探究航天特殊环境对高等动物、植物以及生态系统稳态的影响。这些研究有望为载人登月以及更远的深空探测提供帮助,同时也有望开发出针对长期卧床人群骨丢失问题的药物。

在未来的实验计划中,研究团队还打算将斑马鱼胚胎送到太空中,以研究微重力对脊椎动物胚胎发育的影响机制。这将为人类更深入地了解太空环境对生物体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