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这一天,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一壮举背后,四川航天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为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四川航天燎原科技有限公司的总成车间内,忙碌的景象与往常无异,但当神舟二十号成功发射的消息传来时,车间内的每一个人都激动不已。龙娟,这位负责此次任务中发射控制组合生产研制的工作人员,更是心潮澎湃。她所负责的七万余根导线,每一根都零误差,每一个焊点都精准无比,为飞船的成功发射铺就了一条坚实的道路。
发射控制组合的研制工作,其精细程度堪比“航天绣花”。在1立方米的箱体内,密布着3000多根直径只有0.15毫米的导线,这些导线又细又长,容易绞在一起,必须做好双绞和屏蔽,才能确保信号畅通无阻。龙娟每天需要站立10余个小时,在狭窄的箱体中低头悬腕,进行精细的导线连接工作,她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继电器控制组合的测试工作同样艰巨,每台设备含有上百个继电器,测试点密密麻麻,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灾难。龙娟等人用最“笨”的办法,人工逐点记录输入输出数据,手工完成每个测试点的校验,确保发射信号毫秒不差。这种对工作的极致追求,正是四川航天人精神的生动体现。
伺服机构是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汽车的方向盘一样,指引着火箭的前进方向,确保载人飞船精准入轨。其中,蓄压器壳体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误差不能超过头发丝的三分之一,表面光滑度更是堪比镜面。面对这一挑战,四川航天烽火伺服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的青年工艺员们迎难而上,通过革新装夹方式和智能调控参数,成功找到了蓄压器壳体精密磨削的“最优解”,让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在此次发射任务中,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承担了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和神舟二十号飞船上30余种火工品的研制生产工作,全箭97%、飞船80%的火工品都由该公司提供。火工品的装配和调试工序繁琐且危险性大,但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的员工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严谨的态度,确保了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某重点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团队对所用5100米的管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绝不放过任何细微的瑕疵。当产品进入灌胶工序时,需要在没有通风、温度高达60℃的烘箱间进行作业,员工们挥汗如雨,但他们始终坚守岗位,确保产品质量。
四川航天人的严谨细腻和精湛技艺,不仅为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航天强国建设贡献了巴蜀力量。他们的精神将激励更多的航天人不断前行,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