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国核聚变能新突破:2027年或点亮全球首盏“聚变灯”

时间:2025-04-27 13:05:5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人类寻求应对气候危机与能源安全挑战的当下,核能作为一种低碳、可调度的基荷能源,其战略价值日益凸显。近日,在“好望角科学沙龙”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分享了中国在核聚变能领域的最新进展,为这一未来能源的发展蓝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李建刚院士在活动中透露,中国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的方案设计已正式启动,目标直指建设全球首个聚变示范电站。他预计,到2027年,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将建成,这意味着在五年之内,中国有望点亮第一盏由核聚变能驱动的灯。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核聚变能领域的雄心壮志,也为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

核聚变能被视为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其优势在于绿色、安全且可无限利用。李建刚院士在沙龙上强调,核聚变能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清洁的能源,还能够解决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他预测,到下世纪末,人类社会将完成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而核聚变能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除了核聚变能之外,核裂变能也是当前核能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沙龙上,核能规划发展、科研设计等领域的专家田佳树分享了核能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他指出,安全、高效、规模化发展的核电技术,对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核电被视为替代煤电的最佳选择。

田佳树还介绍了小堆(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发展前景。小堆具有建造周期短、体积小功率大、单机投资低等优势,在数据中心供能、园区综合能源供应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商业前景。他预计,到2030年左右,中国将完成小型堆核电站的商业示范。这一预测为核能领域的投资者和从业者提供了新的机遇。

在沙龙现场,与会嘉宾还就核能创新生态的构建、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翌曦科技创始人金之俭、星能玄光创始人孙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刘晓晶等专家就相关话题发表了见解。他们一致认为,核能领域的创新需要跨界合作和协同努力,以推动未来技术、未来产业的融合发展。

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米磊也表示,小堆与可控核聚变的协同发展将成为人类能源革命的“双引擎”。他指出,这种双轨发展策略既立足当下,通过小堆实现核能安全发展的“确定性”,又投资未来,依托可控核聚变打开“无限能源”的想象。这一观点得到了与会嘉宾的广泛认同。

随着核能的快速发展,人类未来能源体系正展现出更多的想象空间。核能科技、能源结构的演进和迭代与AI等前沿科技、新兴产业的发展高度关联、互相影响。未来,核能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更多热门内容
“拆二代”暴富梦碎,杠杆之下,谁能幸免?
更荒诞的是,普通民众也开始模仿富豪生活,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记录了一个细节:日本上班族会花30万日元定制一套高级西装,只为在银座酒吧里被 “妈妈桑” 多看一眼;家庭主妇们争相购买 LV、香奈儿,背的…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