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日产中国战略转型:以本土创新为引擎,加速全球版图重构

时间:2025-04-28 15:55:45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2025年上海车展的大舞台上,汽车行业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理性回归”态势,喧嚣的流量明星退潮后,自主品牌持续高歌,合资外资品牌亦稳步前行。车展期间,一个尤为显著的现象是,面对全球市场的风云变幻,中国市场对国际车企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

特别是在美国关税风暴的冲击下,日系车企遭受重创,这使得作为全球最大汽车单一市场的中国,其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日系车企凭借在中国市场的提前布局,依托本土化供应链优势与对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正加速推进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力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振旗鼓。

日产汽车,这一深耕中国市场超过半个世纪的外资品牌,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在上海车展这一重要节点,日产释放出一系列战略调整信号,试图以新能源产品矩阵的扩展、研发体系的本土化革新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协同,逐步兑现其“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愿景。

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Stephen Ma)在车展上宣布,到2027年夏季,日产将在中国市场投放10款新能源汽车,其中日产品牌由5款增至9款,更多车型也将陆续面世。这一举措彰显了日产对中国市场需求的积极响应。

车展现场,日产携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Frontier Pro PHEV与“最家”纯电轿车N7惊艳亮相,这两款全球首发车型不仅展示了日产在电动化与智能化领域的最新成果,更标志着其打破了传统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保守策略,展现出更加积极的市场姿态。

Frontier Pro PHEV作为日产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突破了皮卡车型的传统定位,其搭载的插电混动系统可输出高达800牛·米的扭矩,兼具强劲动力与燃油经济性。同时,通过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技术的融入,将皮卡的使用场景从商用拓展至高端玩乐市场,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个性化出行的需求。

为了紧跟市场趋势,日产对研发体系进行了结构性调整,赋予本土研发团队更多主导权,新车型的研发周期已缩短至24个月。马智欣表示:“我们在‘中国速度’上采取了很多创新方法,高度认可本地研发团队的能力,并充分授权他们主导车型开发。同时,我们不会牺牲安全,而是在日产质量安全标准之下实现突破。”

在资金方面,马智欣坦言日产在中国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各项运营,包括产品研发,特别是新能源产品研发、销售网络和客户服务。到2026年底,日产汽车在华合资企业东风日产计划投入100亿元用于新能源研发,并扩建技术中心以容纳4000名员工。

在智能化领域,日产摒弃了以往“闭门造车”的模式,积极与中国本土科技企业展开合作。目前,日产正与华为和Momenta等本土领先的智能座舱和组合驾驶辅助技术企业合作,共同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日产还与文远知行在无人驾驶出租车领域展开实地运营测试,为日产未来量产车型的辅助驾驶能力积累了大量数据。

不仅如此,日产还与本土高校展开丰富合作,与清华大学携手成立了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联合研究中心,针对Z世代人群的媒体触达方式、购买行为以及电动汽车生态系统的商业模式开发进行研究。同时,通过与国内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吸引本土优秀人才加入研发团队。

日产的本土化战略调整不仅局限于中国市场,而是将其作为全球战略的关键支点。车展上展示的N7和Frontier Pro PHEV,不仅将在中国市场销售,还将依托日产汽车全球的经销商网络优势,年内走向全球其他市场。这种“反向输出”模式,既利用了中国在新能源技术和供应链成本上的优势,又为日产全球产品线注入了新活力。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