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近日迎来了一项创新环保工程的正式投产——我国首个采用电厂温排水进行海水淡化的项目。该项目由中法两国联手投资,总投资额高达18亿元人民币,旨在缓解当地淡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已投产的一期工程已经达到了全厂区、全流程无人值守的“黑灯工厂”标准,这意味着整个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无需人工直接干预。该项目还创新性地采用了运营效率更高的海水淡化“串级工艺”,进一步提升了淡化效率。
随着项目的逐步建成,预计每年将提供1.08亿吨的淡水资源,这对于缓解当地淡水资源紧张、增强区域水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创新项目的成功投产,不仅为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全球水资源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另据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副所长张秋丰透露,目前我国在建的海水淡化工程总产能已达60万吨,预计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将突破300万吨,超额完成“十四五”规划所设定的日产290万吨的生产能力目标。这标志着我国在海水淡化领域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正不断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