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4月份的交付量榜单再次见证了格局的变动。零跑汽车凭借41039辆的交付成绩,成功超越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连续两个月稳居造车新势力销量榜首。
零跑汽车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性价比策略。尤其是新上市的B10车型,以10.98万元的起售价,并配备了激光雷达等高端配置,迅速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据统计,B10车型在上市首月即交付了1万辆,成为零跑销量增长的重要推手。零跑还通过快速交付能力,确保了消费者能够及时提车,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小鹏汽车虽然未能蝉联榜首,但其4月份的交付量也实现了同比2.7倍的大幅增长,达到35045辆。小鹏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平台化技术的应用,使得高端配置能够下沉到主流市场,填补了市场的空白。尤其是MONA M03车型,凭借其在15万级入门轿车市场的出色表现,成为了小鹏销量增长的重要支柱。
然而,与零跑和小鹏的快速增长相比,理想汽车和蔚来汽车则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理想汽车4月份交付量为33939辆,虽然同比增长了32%,但环比却下降了8%,排名也跌至第三位。蔚来汽车则凭借23900辆的交付量,勉强跻身前五行列。这两家车企都在通过补贴政策来刺激销量增长,但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在造车新势力中,小米汽车和华为鸿蒙智行也各自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小米汽车虽然在3月份达到了交付量的峰值,但4月份却因一起辅助驾驶事故而陷入了舆论风波,导致部分订单流失。不过,小米汽车仍然凭借其生态用户转化的潜力,获得了市场的中长期看好。
华为鸿蒙智行则通过技术输出模式,向车企提供智驾系统等核心技术,已经集结了包括问界在内的多个品牌。然而,今年以来,鸿蒙智行旗下品牌的交付量数据却变得愈发模糊,引发了市场对实际订单转化率的担忧。尤其是问界品牌,一季度交付量同比、环比均出现大幅下滑。
尽管如此,问界仍然在新车M8的推动下,试图重振销量。M8采用了M9同款下放策略,配置对标M9,但价格却比M9低了10万元。据问界官宣,M8在上市约13天内,大定已突破6万台。然而,M8能否在二季度实现快速交付,并转化为实际销量,仍然是未知数。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各大车企都在通过不同的策略来寻求突破。零跑和小鹏凭借性价比和平台化技术,成功抢占了市场份额;理想和蔚来则在高端市场坚守阵地,同时试图通过补贴政策来刺激销量增长;小米和华为则分别面临着舆论风波和技术输出模式的挑战。
在万辆俱乐部中,比亚迪腾势、阿维塔和东风岚图等品牌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而尾部阵营的智己汽车等品牌,则面临着与其他玩家差距越拉越大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