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燃油车时代未终结:技术升级,海外需求旺盛,油电并行成新趋势

时间:2025-05-06 07:56:0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五一假期的公路流量数据揭示了交通出行的新趋势:客车自驾出行比例显著上升,新能源汽车的流量也大幅增加,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站变得异常繁忙。然而,尽管充电设施日益完善,不少消费者仍倾向于选择燃油车作为出行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能源汽车风头正盛,燃油车技术的发展并未因此停滞。长安汽车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旗下经典车型全面焕新,搭载了500Bar新蓝鲸发动机,动力性能提升了42.86%,一箱油的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标志着燃油车进入了高效节能的新时代。

吉利CEO淦家阅的“不会放弃燃油车”宣言,更是点燃了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之间“暗战”的火花。吉利不仅将燃油车事业部更名为中国星事业部,更加聚焦燃油车市场,还通过集团内部的体系力和资源共享,将纯电车技术应用于燃油车,以技术反哺燃油车的发展。

长安汽车同样在燃油车领域加大了布局力度。在上海车展期间,长安汽车宣布将在引力系列产品上全面搭载500Bar超高压直喷新蓝鲸发动机。这一发动机使得量产车型的每公里成本不到5毛钱,赋予了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同台竞技的实力。

长城汽车在燃油车领域的投入同样不减。上海车展期间,长城汽车提出了“泛内燃机战略”,旨在同时利用燃油和电力。长城不仅研发了新能源四驱混动系统Hi4,还在内燃机领域推出了自主研发的4.0T V8发动机,展示了其在发动机技术领域的深厚底蕴。

这些举措表明,尽管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但燃油车市场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对于长城、吉利、长安等车企而言,坚守燃油车市场并非“守旧”,而是基于市场占有率和技术优势的理性选择。

数据显示,2024年,燃油车在吉利的总销量中占比59.19%,在长城的总销量中占比73.9%。这些数字背后,是燃油车在技术和市场层面的双重优势。未来,随着内燃机技术的不断进步,燃油车有望实现更低的排放和更高的效率,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燃油车在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也是许多车企不愿放弃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海外市场,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充电设施不足,高性价比的燃油车更受欢迎。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燃油车出口量同比增长23.5%,远超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以奇瑞汽车为例,其2024年海外销量中,燃油车占比超过80%。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燃油车技术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竞争领域。对于中国汽车品牌而言,要想真正走向世界舞台,就不能忽视燃油车这块大蛋糕。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重拾对燃油车的重视,并非固步自封,而是一种理性的、基于市场和技术考量的选择。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