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吉利私有化极氪:新一轮整合能否助其重塑辉煌?

时间:2025-05-10 18:14:57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吉利集团近期在汽车行业的重大动作再次吸引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据悉,吉利正计划私有化其子公司极氪,这一决定在极氪上市不足一年的时间内显得尤为突兀,引发了市场的热议。

吉利集团于5月7日正式向极氪提交了非约束性报价函,意图收购其所有已发行及在外流通的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决定,吉利方面迅速作出回应,表示此举旨在应对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风险,同时加强内部战略协同和资源整合。

回顾吉利的发展历程,去年底吉利曾推动领克与极氪合并,旨在壮大极氪集团。然而,如今吉利却计划将极氪整合入自身,这一转变背后透露出吉利在战略层面更为严峻的形势判断。据内部人士透露,吉利高层在春节期间对未来的市场前景持悲观态度,因此决定进行战略收缩,这与2014年吉利的整合行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2014年,吉利因多个子品牌陷入内部竞争困境,决定取消三大品牌,形成“一个吉利”架构,并推出五大产品系列。这一举措为吉利带来了数年的大幅增长,使其于2017年成为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如今,吉利再次面临深刻变革,旨在突破411万辆的销量目标,并在2027年达到500万辆的销售规模。

然而,极氪自上市以来的市场表现并未达到预期。2024年,极氪品牌累计交付新车22.21万辆,未能完成原定目标。进入2025年,吉利集团为极氪设定了71万辆的销量目标,但从前四个月的销量来看,极氪仍面临巨大压力。在资本市场上,极氪的股价也受销售端表现影响,一度接近低迷水平。

对于极氪而言,退市私有化或许是一个新的转折点。退市将使极氪拥有更多调整经营的空间,避免资本市场的短期业绩压力,从而更专注于长期战略布局和技术研发。退市后极氪与吉利集团内部其他品牌在采购、技术等方面的协同将更加紧密,有望通过资源整合减少亏损。吉利集团对旗下品牌的重新规划也将明确极氪的高端定位,使其在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域更加精准发力。

此次私有化整合对极氪员工产生了不同影响。对于持有极氪原始股的核心员工,极氪已承诺不会因退市受到影响,并按高于发行价和近期交易均价的价格兑现股票。然而,对于普通员工来说,两大集团的合并可能带来人员调整的压力。事实上,极氪的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团队在整合过程中已面临裁员压力和工作强度增加的情况。

从品牌架构来看,吉利集团在私有化极氪后,将对旗下品牌进行重新规划。极氪将定位为全球豪华科技品牌,领克则定位为全球新能源高端品牌,而吉利银河和中国星则定位为全球主流品牌。这一架构调整有助于各品牌在明确的市场定位下发挥各自优势,避免内部竞争,实现协同发展。

在技术协同方面,极氪合并入吉利集团后,其在智能化方面的技术资产已转移至吉利集团。例如,极氪的智能座舱团队被整合入吉利研究院,这将进一步提升吉利集团在智能化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整合能力,为旗下各品牌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持。

吉利集团的整合步伐并未因极氪的私有化而停止。领克与极氪的整合为后续整合树立了典范,银河品牌的升级以及翼真品牌的整合入局,还有吉利发布的高阶智驾战略和整合辅助驾驶团队等一系列动作,都表明吉利正在不断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强化各品牌和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

吉利还在探讨路特斯、极星等上市公司退市的可能性。目前,极氪、路特斯和吉利的能源团队都已被整合入浩瀚能源公司,路特斯与极星也经历了人事调整,管理层的融合被视为进一步整合的先兆。吉利还曾与奔驰就smart的整合进行磋商,尽管未能达成协议,但整合计划仍在推进。

然而,吉利集团的这一轮整合能否助力其在2025年完成411万辆的销量目标,并在2027年突破500万辆销量规模,仍面临诸多挑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吉利需要在产品力、品牌力和服务力等方面持续提升,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整合过程中涉及的组织架构调整、人员融合和文化差异等问题,都需要吉利妥善解决,以确保整合的顺利推进和协同效应的发挥。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