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极氪退市背后:上市一年亏损超260亿,吉利整合能否救急?

时间:2025-05-13 10:23:55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吉利汽车近日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计划将旗下电动汽车品牌极氪完全收购,使其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并成为吉利的全资子公司。这一举动距离极氪以“最快IPO速度”登陆纽交所仅一年之隔,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极氪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早在2022年底,极氪就已在美国提交IPO申请,但因估值未能达到预期而暂时搁置。直到2023年底,极氪才重启IPO进程,但此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已愈发激烈。再加上极氪背负着超过200亿元的三年累计亏损,最终以近乎半价估值成功上市。

然而,上市一年以来,极氪的股价表现平平。直到宣布将被吉利私有化后,其股价才接近历史高位,这反映出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极氪从资本市场“撤退”,或许并非完全是坏事,但如何在残酷的市场中立足,仍需极氪摆脱对吉利的过度依赖。

极氪退市的决定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早有预兆。自吉利集团发布《台州宣言》以来,吉利已从多品牌扩张模式转向整合聚焦,进行了多项业务调整。几何品牌和翼真品牌相继被归入吉利银河门下,极氪与领克这两个同源品牌也正式合并,极氪持有领克51%的股份。

管理层方面,极氪也进行了一轮“大换血”。极氪副总裁林杰分管极氪品牌的营销、销售等工作,吉利的“老将”林杰统领两大品牌的整合,显示出吉利对此次整合的重视。极氪CEO安聪慧兼任吉曜通行电池产业集团董事长,这也被视为极氪即将回归吉利的信号。

极氪回归吉利是大势所趋。吉利加速资源整合,旨在提高内部协同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减少内耗竞争,从而提升综合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对于极氪而言,改善经营状况、获取更多资金支持同样迫在眉睫。

自成立以来,极氪一直面临亏损困境。从2021年至2024年,极氪的净亏损累计已超过260亿元。尽管吉利在技术、生产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极氪大力支持,但极氪离盈利目标依然遥远。极氪的技术研发投入高昂,再加上价格战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使其在渠道搭建、充电站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也极为“烧钱”。

极氪在美股市场融资也面临挑战。美股市场流动性紧缩,再加上极氪自身估值不高,使其继续融资面临困难。因此,极氪选择私有化或许能更快速、更顺利地获得资金支持。

回顾极氪的成长历程,首款车型极氪001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此后极氪再未复制这一爆款效应。尽管极氪推出了多款新车型,但销售主力依然是极氪001。极氪在纯电MPV和纯电SUV市场的发力也收效甚微,整体销量离目标仍有差距。

极氪与领克合并成为极氪科技集团后,市场反应并不热烈。领克燃油车占比接近50%,使得极氪科技集团要延续“全球豪华科技品牌”的底色面临挑战。外界对极氪与领克合并后的品牌特色保持担忧,担心双方目标客户群体出现认知混乱。

随着新能源车圈竞赛进入下半场,留给“第二梯队”的时间越来越少。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进入激烈竞争阶段,实现“自我造血”是首要目标。背靠传统车企的新势力品牌也面临挑战,传统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中不能为旗下品牌提供无限资源支持。

资本耐心消退,市场窗口收窄,越来越多车企选择加强合作。广汽与华为、上汽与华为等纷纷宣布联合打造新能源汽车品牌,长城、丰田等企业也与自动驾驶企业达成技术合作。吉利加速内部品牌整合也是顺势而为,但这对吉利来说同样是一个巨大挑战。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