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动力电池“双雄”争霸,二线厂商如何破局并抢滩新兴赛道?

时间:2025-05-13 18:15:24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在国内动力电池市场,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两大巨头近乎垄断的局面下,其他电池制造商正竭力寻找突破点,以期在这片红海市场中站稳脚跟。亿纬锂能,这位锂电池行业的资深参与者,选择将宝押在大圆柱电池上,以此作为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亿纬锂能副总裁、电池系统研究院院长江吉兵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大圆柱电池并非要与磷酸铁锂电池正面交锋,而是在于其能胜任磷酸铁锂电池无法达成的任务。“我们不在同一个竞争维度,成本比拼并非我们的赛道,磷酸铁锂的成本优势已相当明显,大圆柱电池无意在这方面超越。”

锂电池依据封装形式,主要分为方形、圆柱与软包三种。方形电池凭借其成本优势,在动力电池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磷酸铁锂电池,更是拥有压倒性的市场份额。而圆柱电池,因形似圆柱而得名,其历史可追溯至消费电池领域,特斯拉则将其成功引入电动车市场。

江吉兵在上海车展期间重申了大圆柱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最优解的立场。亿纬锂能的46系列大圆柱电池已于2023年在国内率先实现量产装车,截至2025年2月中旬,其装车量已超过31300台,单车行驶里程最高达到18.5万公里以上。

江吉兵强调,市场广阔,应用领域众多,特别是细分应用场景丰富,没有哪一种技术路线能够一统天下。亿纬锂能看好大圆柱电池的核心逻辑在于其标准化,这契合了汽车工业对效率的追求。相较于方形电池,大圆柱电池在制造效率上高出十倍,系统零部件及成组工艺的标准化,使得电池有望成为汽车的标准零部件。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品迭代周期缩短至12-18个月的现状,大圆柱电池的“固定尺寸+多元化学体系”技术路线,为解决标准化与个性化之间的矛盾提供了方案。基于此,亿纬锂能提出了“原位升级”概念,将电池系统的研发时间缩短至3-6个月,研发费用降低80%。这一策略尤其受到欧洲车企的青睐,他们看重标准化叠加“原位升级”的潜力。

亿纬锂能的大圆柱电池还具备“零膨胀”特性,其圆形结构及特殊材料保证了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尺寸保持一致,简化了应力管理设计,使电子系统的存储更加便捷。在安全性方面,亿纬锂能的电池系统采用了1500兆帕的双层热实心钢与3500兆帕的航天级玻璃纤维等技术,底部磕碰能量吸收能力达到新国标的6.6倍。

亿纬锂能在市场策略上采取了双线布局,一方面以大圆柱三元电池瞄准中高端市场,另一方面也在发展磷酸铁锂大圆柱电池,看好其在成本敏感的增程式和A0级车型市场的潜力。亿纬锂能还在积极探索新兴行业,如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领域。

在低空经济领域,亿纬锂能已配合国外某企业进行了三年的研究工作,并交付了A样产品。同时,公司也在向其他国际客户送样,并积极布局软包电池技术,以满足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亿纬锂能已接洽多家头部客户,涵盖人形机器人、机器狗电池等,部分客户已完成样品交付和组装。

亿纬锂能认为,人形机器人对电池的要求极高,需同时满足高能量密度、高功率、长寿命和微型化需求。公司正在积极研发,以满足工商业领域对电池续航和特殊工况的要求,并着眼于未来大规模量产时电池的安全性。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