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2025汽车产量十强省洗牌,新能源争霸格局初现!

时间:2025-05-14 11:00:21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中国汽车产量排行榜单发生了一系列显著变化,揭示了各地汽车产业的新动向。对比2025年1-2月的数据,3月份的榜单展现出了新的竞争格局。

安徽依然稳坐榜首,其汽车产量不仅远超广东,而且差距进一步扩大至约10万辆。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安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深耕细作。

山东成功跻身季军位置,取代了此前排名第三的江苏。江苏由于部分造车项目遭遇挫折,排名下滑至第五。山东则凭借强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和生产能力,实现了连续两个月的产量攀升。

重庆在长安汽车、赛力斯以及长城、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的带动下,产量排名从第五跃升至第四。这些企业在重庆的布局,为当地汽车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陕西则保持第六名的位置不变,其比亚迪西安生产基地、吉利及智马达(smart)西安基地的贡献功不可没。这些企业在陕西的深耕,不仅提升了当地汽车产量,也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北京凭借小米汽车的大幅增长和北汽集团的整体复苏,排名从第十跃升至第七。浙江则由于吉利和零跑等企业的表现不佳,排名从第七下滑至第八。

湖南虽然一度面临汽车产业困境,但凭借比亚迪长沙基地、埃安长沙工厂以及上汽大众长沙生产基地等企业的努力,成功保住了前十的位置,尽管排名从第八下滑至第十。

河南则遗憾地被挤出前十名,尽管其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16.76万辆,名列全国第十位。这主要得益于比亚迪、上汽乘用车、奇瑞捷途等行业龙头在河南的布局,以及本土企业宇通客车在新能源重卡、轻卡业务上的不断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从2025年开始,国家统计局调整了汽车产量统计方式,由“企业法人所在地”改为“生产地统计”。这一变化使得安徽、湖南、陕西、山东、河南等省市的汽车产量数据得到提升,而广东、湖北、吉林、上海等传统汽车大省则受到一定影响。

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反映了各省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变化,也成为了这些地区工业和产业的晴雨表。上汽集团、奇瑞集团、北汽集团和长安汽车等中国十大汽车集团的一季度销量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

然而,也有网友提出质疑,为何中国一汽销量排名第四,而吉林却未能进入汽车产量前十?这主要是由于一汽-大众、一汽丰田等企业的生产基地分布在全国各地,而长春作为一汽的总部所在地,其生产基地数量并不占绝对优势。

东风公司和广汽集团一季度的销量出现两位数下滑,也影响了湖北和广东的汽车产量排名。湖北虽然一季度汽车总产量和新能源汽车产量均未进入前十,但其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布局早、全面的优势,未来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