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风云变幻中,小鹏汽车掌舵人何小鹏近日发声,揭示了这一领域的残酷竞争与造车之路的艰辛。他直言不讳,称制造电动汽车的难度远超公众想象,这一行业绝非易事。
谈及与李想、李斌并称的“造车三兄弟”,何小鹏感慨万分。他提到,三人共同的显著变化是岁月的痕迹——头发渐白,面容更显成熟,曾经的锋芒也已被岁月磨平。这一细节,无疑映射出他们在造车路上的不懈努力与巨大压力。
专家指出,小鹏、理想、蔚来这三家车企均将智能化与自动驾驶视为核心竞争优势,为此不惜投入巨额研发资金。以小鹏为例,其坚持全栈自研技术路线,涵盖芯片、AI算法等多个领域,计划在2025年单是智能驾驶研发方面的投入就高达35亿元。这种长期、高强度的技术攻关,无疑对创始人的体力与精力构成了严峻考验。
何小鹏的感慨,实际上也反映了新势力车企在技术、资本、管理等众多方面所面临的挑战。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这种高压状态或将持续存在,成为常态。
面对这样的行业背景,我们是否还能轻易断言,制造新能源汽车是一项没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显然,答案是否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