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在宣布启动“番禺行动”半年后,其内部改革已初见成效,相关组织结构和调整措施逐步到位。在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广汽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冯兴亚透露了改革的三大核心目标:集团由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型、自主品牌一体化运营以及全面再造产品开发流程,其中引入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尤为关键。他还提及,后续将深化分配体制与干部人事体制的改革。
据广汽集团最新消息,其“大研发体系”的重构工作已完成,IPD流程变革正稳步实施。此次调整中,广汽研究院被细分为造型设计院、整车开发研究院、平台技术研究院,与产品本部共同构成全新的研发架构。各研究院分别由原副院长张帆、孙大兴、梁伟强负责领导。
“番禺行动”自2024年11月2日正式启动以来,广汽集团不仅将总部迁至番禺汽车城,更在随后的广州车展上明确了未来三年的改革蓝图。冯兴亚上任董事长后,广汽在自主品牌研产销一体化、产品打造及人才机制创新方面实施了多项改革。
在自主品牌研产销一体化运营方面,广汽重构大研发体系并引入IPD流程,旨在通过“市场+技术”双轮驱动,推动爆款产品的开发由偶然变为必然。这一变革使得产品研发周期缩短至18-2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超10%。采购方面,广汽通过全面开放供应链、数字化系统运作等措施,实现了采购成本的显著降低,业务与决策效率提升约50%。
广汽集团表示,其大研发体系相较于以往有四大显著变化:强化了需求管理、产品规划等流程;组建了跨领域的高效协作团队;将产品开发视为投资行为,确保资源聚焦于高价值领域;通过流程化和结构化方法,提升组织能力。
在产品打造上,广汽启动了包括再造产品开发体系、实施饱和式产品投放、建立爆款产品打造体系、发力海外市场在内的五项措施。未来三年,广汽计划推出22款全新车型,覆盖所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旨在通过差异化定位满足市场需求。
人才机制创新方面,广汽集团以“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革新为核心,打造年轻化、市场化、专业化的人才梯队。推行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竞聘上岗机制,重点提拔年轻骨干,为“番禺行动”提供人才保障。
广汽集团的变革不仅是个案,更是汽车行业整合与协同趋势的缩影。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汽车行业正面临利润下滑、价格战加剧等挑战,迫使企业重新审视资源配置与组织效率。在此背景下,整合内部资源、提升协同效率成为众多车企的共同选择。
吉利、长安汽车、奔驰等企业纷纷推出整合与协同战略,通过品牌整合、流程再造等措施降本增效。汽车零部件行业同样呈现出整合趋势,多家企业分拆或重组业务部门,聚焦核心业务。
广汽集团引入IPD流程,与江淮汽车、岚图、上汽集团等企业不谋而合,均旨在通过优化组织管理方式提升效能。理想汽车则更早地贯彻IPD流程,全面学习矩阵式组织模式,打破部门壁垒。
尽管IPD模式并非万能钥匙,但其在降本增效、标准化方面的优势使其成为车企的共同选择。在整合与协同的大趋势下,企业建立新架构、新流程只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组织能力、流程效率和协同机制的深层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