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国汽车市场高歌猛进,经销商压力犹存,未来之路怎么走?

时间:2025-05-15 08:06:0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中国汽车市场近期展现出了久违的蓬勃活力,各大车企自2025年起纷纷加大马力,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经销商们也不得不紧跟步伐,全力以赴。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乘联分会)5月1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4月份中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达到了175.5万辆,同比激增14.5%,尽管环比略有下降9.4%,但这一成绩已足以使其成为历史上仅次于2018年4月181万辆的第二高位。

今年以来,中国乘用车零售销量持续攀升,累计已达687.2万辆,同比增长7.9%。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则显示,1至4月,中国汽车产销量均已突破千万辆大关。

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成为了推动整体增长的主要动力。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到90.5万辆,同比增长33.9%,国内零售渗透率高达51.5%,为年内新高。1至4月累计零售量达到332.4万辆,同比增长35.7%。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指出,今年国家“以旧换新”政策启动早且补贴到位,使得年初市场增长稳健,价格战相对温和,行业内卷状态有所改善。4月份的零售同比增速,在近十年正常年份同期中堪称“最高增速”。

从商务部获悉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1日,2025年中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已达322.5万份,其中汽车报废更新103.5万份,置换更新219万份。自2024年政策实施以来,累计补贴申请量已突破千万份,有效拉动了车市和消费增长,同时提振了上市车企的财务表现。

在生产端,4月份中国主要乘用车厂商批发量达到219万辆,同比增长10.7%;乘用车产量为223万辆,同比增长11.2%,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

出口成为了缓解国内市场压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4月份,中国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42.3万辆,同比下降2%,但环比增长7%,显示出出口在消化中国乘用车产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对降低国内库存积压起到了积极作用。

然而,尽管产销创新高,经销商的压力并未得到根本释放。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4月份“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显示,4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1,环比下降9.6%,同比下降17.1%,虽然库存水平处于合理区间,但仍有11个汽车品牌经销商库存系数超过2个月,存在经营压力和较大风险。

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4月库存预警指数为59.8%,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环比上升5.2个百分点,位于荣枯线之上,表明汽车流通行业仍处在不景气区间。有58.2%的经销商表示4月销量下滑,其中38.4%的经销商认为降幅超过5%。

在资本市场,经销商的经营压力同样显著。5月12日发布的汽车股涨跌榜中,经销商百得利控股下跌12.86%,在统计的98只汽车股中排名垫底。经销商/零售板块中,半数上市公司股价较前一周持平或下跌,且4家跌幅超过3%。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降价潮已明显降温,但换了一种新形式继续存在。多家上市车企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推出“一口价”政策,价格竞争逐渐从经销商一侧转移至主机厂。这一趋势在2025年更加明显,新车或换代产品上市时,价格往往直接突破原有价格下限,给消费者带来惊喜或惊吓。

崔东树认为,以提升新车性价比为方式的价格竞争,有利于汽车市场的良性发展。然而,经过一年的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存量旧车换购需求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接下来,如何激活无车群体的购车需求,并满足其刚性需求,将成为国家、上市车企和经销商共同面临的课题。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