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车展的热烈氛围中,亿纬锂能副总裁、电池系统研究院院长江吉兵先生分享了对动力电池未来的独到见解。面对提问,他自信地预测:“在我看来,未来大圆柱电池将占据半壁江山。”
江吉兵指出,随着产业落后产能的逐步淘汰,市场需求正逐步向大圆柱电池靠拢。这一趋势背后的逻辑在于,电动化进程的推进将使汽车工业回归到标准化这一核心价值上。那么,亿纬锂能为何坚定押注大圆柱电池赛道?
首先,这与亿纬锂能的公司战略紧密相关。作为拥有22年圆柱电池技术积累的企业,亿纬锂能对此领域充满热情与使命感。江吉兵强调:“只有做到最优,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不断创造价值,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大圆柱电池符合“原位升级”的原则。相较于方壳电池,圆柱电池在材料膨胀力、界面材料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更易实现性能提升。亿纬锂能在全极耳技术、定向泄压等关键技术领域已积累丰富经验,构建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亿纬锂能在大圆柱电池领域的量产效率和PACK系统垂直度控制精度方面同样表现出色。目前,其量产效率已达到300PPM,PACK系统垂直度控制精度更是达到了0.2毫米。这些技术优势为亿纬锂能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专利、构建技术门槛提供了有力支撑。
谈及亿纬锂能的业绩,财报显示,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486.1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5亿元。在出货方面,动力电池出货量为30.29GWh,同比增长7.87%。产能方面,位于湖北荆门的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电芯总产能已超过100GWh/年。
亿纬锂能通过“原位升级”策略,即调整电池材料体系,实现了产线满产满销,提高了产能利用率。这一策略不仅降低了研发费用,还减少了甲方主机厂的投入,为双方合作带来了更多便利。江吉兵认为,大圆柱电池特别符合汽车产业的发展需求,是动力电池“做减法”、快速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
值得注意的是,亿纬锂能正积极扩大产能。公司发行了总额达50亿元的可转债,用于投建两大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项目。预计到2027年,亿纬锂能的总产能将达到328GWh,4年内产能将扩大3倍。
除亿纬锂能外,宝马等车企也开始在大圆柱电池领域发力。宝马基于湿法电极和全极耳方案的第六代电池在能量密度、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且成本大幅降低。宝马已确定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和远景动力为其大圆柱电池供应商。
尽管目前大圆柱电池在动力电池市场中的份额尚小,但各大研究机构普遍预测,未来几年大圆柱电池的需求将快速增长。随着宝马、亿纬锂能等企业的持续投入和技术突破,大圆柱电池有望成为动力电池领域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