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近期动作频频,不仅在市场上推出了备受瞩目的全新车型,更在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
5月15日,吉利汽车(0175.HK)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到725亿元,同比增长25%。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56.7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64%,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公司过去一年的利润总和。同时,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毛利达到114.37亿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这一优异的财务数据背后,是吉利汽车销量的持续增长。今年一季度,公司销量达到70.4万辆,同比增长48%,已完成全年271万辆销量目标的26%,超额完成了季度分摊的销量指标。在新能源领域,吉利新能源产品(包括吉利、领克、极氪)销量达到33.9万辆,国内新能源渗透率超过50%,稳居新能源品牌第一梯队。其中,吉利银河品牌单季度销量接近26万辆,同比增长214%,成功进入新能源核心细分市场。
面对市场的快速变化,吉利汽车行政总裁桂生悦表示,现在的市场环境已经不允许吉利有太多的试错空间,必须通过快速的整合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他提到,两个上市公司各自拥有员工激励机制,在实际运营中可能会出现团队为本公司争取利益的情况,导致整合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将0175和极氪科技集团合并,回归一个吉利。
按照吉利的整合思路,研发、采购以及人力、财务、法务等管理部门都将实现协同,从而节省大量成本。例如,在研发上每年可以节省数十亿元;在联合采购上,通过去年的初步尝试,已经实现了在原来预算基础上的额外数十亿采购金额节省。整合后的大吉利在应对市场竞争和消费需求方面将实现更快的反应速度,特别是在解决技术和产品问题上,将实现统一的进化。
在产品层面,合并后的吉利产品将快速共享吉利的技术成果,更具价格竞争力。例如,星愿、星耀8、领克900等主流细分市场的产品,同样的配置和功能,价格更实惠;同样价位的产品,则拥有更强大的空间配置和体验。这种爆款的方法和体系,需要战略整合作为背后的核心支撑。
在业绩说明会上,吉利高层还宣布了最新的人事和组织架构调整。整合完成后,安聪慧将出任吉利控股集团CEO,全面负责吉利控股集团的运营管理工作。现任吉利控股集团CEO李东辉将出任集团副董事长。吉利汽车集团将下设吉利银河事业群和极氪科技事业群,由1981年出生的淦家阅出任合并后的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过去的四年中推动了多项战略转型与业务发展,是吉利管理队伍年轻化的代表。
吉利还在加速全球化的市场布局。虽然一季度出口销量受到东欧市场的影响,但拉美和亚太市场的增长势头强劲。吉利表示,将聚焦燃油车四个系列开拓海外市场,并快速推广新能源产品。目标是5月后国际销量回到3万台以上且环比增长。在海外建厂方面,吉利将注重轻资产,利用国际化和当地产能资源合作,计划在今年落地多个KD工厂。
吉利汽车的未来规划充满了挑战与机遇。随着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战略的推出,以及全球市场的不断拓展,吉利有望在新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然而,能否在今年实现300万辆级的新突破,还需市场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