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阿里巴巴集团揭晓了其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整年的业绩报告,这份报告在外卖大战如火如荼的背景下尤为引人注目,特别是本地生活业务的表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季度内,本地生活板块在饿了么和高德订单的迅猛增长推动下,实现了161.34亿元的营收,较2024年同期的146.28亿元增长了10%。同时,经营效率的提升和业务规模的扩大也促使季度亏损缩减至23.16亿元。
饿了么的业务增长势头尤为强劲,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近年来显著提升。特别是在4月份,饿了么采取了更加积极的策略参与竞争,展现出强大的攻势。市场消息透露,饿了么的日订单量在短时间内已跃升至远超3000万单的水平,活跃用户数量也实现了翻倍增长。
饿了么的这一波增长远超行业预期。一位内部员工表示,过去半个月里,饿了么的各个团队都在不断刷新纪录,从品牌品类、城市覆盖、大区运营到物流配送,都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这种场面前所未见。4月30日,随着“饿补超百亿”与“淘宝闪购”的推出,淘宝和饿了么这对阿里电商生态的“双子星”以惊人的协同效应迅速出击。
仅用6天时间,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合作就实现了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五一期间的这场“闪击战”不仅速度惊人,其强度也让人咋舌。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的强强联合,直接将外卖大战推向了新的高潮,让竞争对手措手不及。淘宝凭借强大的流量优势为饿了么带来了海量用户,而饿了么则凭借扎实的本地供给和物流网络成功承接住了这波流量爆发。
这种双剑合璧的模式形成了强大的价格竞争力,直接推动了订单量的暴涨。据报道,在上线首日,库迪咖啡的销量增长了近10倍,茉莉奶白的日均订单量也增长了3倍。商户和消费者的热情推动了淘宝闪购的提前全量上线,比原计划提前了4天。随后,越来越多的品牌在饿了么上的生意创下了历史新高,短短两周内,突破历史峰值的品牌数量就从1500家翻倍至近3000家。
饿了么在短时间内实现如此大幅增长,并吸引大量高质量新用户,对本地餐饮行业来说极为罕见。这次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合作,本质上是在不增加商家运营成本的基础上,直接导入了来自淘宝的巨量客源。商家们纷纷表示,这是远超预期的增长,他们只需思考如何承接这些新生意、维护好这些新客户。
值得注意的是,饿了么在一季度的“口水战”中保持低调,实际上是在暗中发力,加速AI布局。这种策略性的“蛰伏”让饿了么在当下的出击中仿佛开了“外挂”。这个季度里,饿了么快速推进了各种AI能力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平台在用户、商家、骑手、平台治理等多方面的运营效能。
例如,针对商家运营场景,饿了么推出了智能化经营体系,让商家的大部分问题都能通过AI解决。从新店入驻到线上店铺装修、菜品运营、菜单设计、经营诊断、营销投放等全链路环节,饿了么都在快速上线各类AI工具。这些工具让商家在饿了么上开展新生意更加简单、快速。在骑手侧,饿了么的智慧物流体系也通过AI技术的深度应用,提升了整体物流效率和骑手跑单体验。
饿了么管理层近期在内部表示,面向AI技术变革的战略窗口期,饿了么将继续加快AI应用产品的推出和迭代速度,通过技术助力帮助生态各方更好地提升效率、解决问题。这场由淘宝闪购和饿了么联手掀起的“流量盛宴”,不仅带来了用户狂欢,更在深层次推动着饿了么整体经营水平的提升。
在与淘宝闪购的协同过程中,饿了么的运营模式、营销手段以及整体效率都实现了大幅升级。许多品牌对未来与饿了么的合作前景充满期待,认为在阿里集团持续强化生态聚力的大趋势下,饿了么与生态体系内多端业务的深化合作将为品牌在会员互通、新品首发、跨界营销等方面带来更多结构性增长的新空间。